生態的胳膊擰不過利益的大腿
2013-04-18   作者:張楓逸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轟鳴的推土機、光禿禿的山體、流失的紅土,伴隨着豪華別墅和高爾夫球場,這是雲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國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撫仙湖。記者近日探訪撫仙湖,發現湖區紅線已被房地産開發商撕開,水土流失嚴重,這一高原生態系統正在遭到破壞。(《中國青年報》4月16日)
  相傳,天上有石、肖二仙駕雲來到撫仙湖,被這裡瑰麗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連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撫肩化為山石”,撫仙湖也因此得名。然而,如今環湖的地産巨頭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先後突破了保護區的最後“紅線”,有3家房地産開發商更是建有國家明令禁止新建的高爾夫球場。
  維持一座高爾夫球場的運營,需要耗費大量水資源,對於遭遇連年乾旱、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撫仙湖,無疑是雪上加霜。別墅産生的生活垃圾、高爾夫球場所使用農藥、化肥,又會給湖水帶來污染。高原湖泊的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一旦被破壞,很難恢復。
  造成這一切,固然有資本逐利的因素,但關鍵還是政府發展理念的失衡,給了開發商圍湖造樓的底氣。在地方政府眼中,縱然神仙陶醉,也不如利益金貴。高檔別墅、酒店大量上馬,地方政府可以論功行賞,明碼標價,“引進一家投資3億元以上的國際知名品牌五星級酒店,建成後獎勵引進項目地政府1000萬元”;同時,開發就要徵地,又能給土地財政帶來滾滾財源——“櫻花谷項目已投資的2.2億元中,1.2億元都是土地款”。此外,投資額動輒高達數十億元、上百億元的開發項目,也讓GDP數字光鮮得多。於是,地方政府甘願拜倒在開發商的石榴裙下,成為違規開發的“馬前卒”。
  儘管“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已然成為社會共識,但在現實中,生態環保的胳膊還是一次次擰不過經濟利益的大腿。撫仙湖投下的並非孤單背影,在武漢,豪宅別墅侵佔湖景地段成頑疾,“百湖之城”市民難見湖;在江西,圍湖別墅“蠶食”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面臨常態化枯水……
  “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的口號,緣何在現實中換了個兒?這一方面在於考核政策導向失衡。新加坡國立大學鄧永恒教授的一項調查表明,如果市委書記和市長任期內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話,升職概率將高於8%,如果任期內長期把錢花在民生和環保,那麼他陞官的幾率是負值。正因為綠色政績不被認可,生態環保也就自然而然成為利益博弈的犧牲品。
  同時,環保執法失之於軟。我國環保部門一直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政府為主”的管理體制,基層環保部門的人財物都受制於地方政府。這就不可避免造成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執法的干擾,為違規項目大放綠燈。因發現撫仙湖水下古城遺跡成名的潛水員耿衛,就曾撰文痛斥道,“不管國家允不允許、符不符合規定,這些項目總有辦法開工,總能改個名稱,通過各種關卡”。
  其實,距離撫仙湖不遠的滇池,已經經歷過“先污染後治理”的慘痛教訓,我們不能再讓撫仙湖步其後塵,成為第二個滇池。“美景恐隨污染去,此地空留撫仙石”。在呼喚救救撫仙湖的同時,如何讓我們的生態環境變得“金貴”起來,亟待全社會去反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貨幣大動蕩預示金融生態加速質變 2013-04-12
習近平:為建設美麗中國創造更好生態條件 2013-04-03
建設生態文明是改造社會的工程 2013-03-26
鐵漢生態預計中標2.5億景觀項目 2013-03-21
[時評]生態文明建設要惡補荒漠化治理課 2013-03-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