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融資平台貸款宜用“中西醫療法”
2013-04-17   作者:項崢(經濟學博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在醫學上,西醫主張一針見血,直入表裏。中醫則講究由內到外,由表及裏,重在調理,通過強壯自身機體抵擋疾病侵襲。從療效看,西醫見效快,但後遺症也大,常常因為治愈某一種疾病而引發另一種疾病。中醫療法雖然見效慢,但或許還存在完全恢復健康的轉機。當前,銀監會在規範銀行融資平台貸款、防範金融風險上,宜採用 “中西醫綜合療法”,既要確定退出規則,又適當給予寬限,允許融資平台在規定條件下繼續運轉,防止因“一刀切”引發債務風險集中爆發,危及宏觀金融穩定。
  地方政府發展融資平台有其合理性。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任務逐漸加重,宏觀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逐年加深。與此同時,宏觀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也逐年提高,需要在短時間內破除基礎設施發展瓶頸。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出現與發展壯大,與地方政府發展投資的任務相適應。不僅如此,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按照公司化管理與運作,方便籌集建設資金,可以提高資金運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國連續多年兩位數的經濟增長速度。
  但也不容否認,地方政府發展融資平台也存在相當多問題。一些地方政府為融資而融資,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完全不顧融資的財務約束和項目建設可行性,融資行為混亂,違規融資層出不窮,已經明顯增加了宏觀金融風險。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已經不具備債務償還能力。雖然目前沒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融資的公開統計數據,但從去年年末多部委發布 《關於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已經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融資行為勢在必行。但要選擇妥善處置方式。我國行政治理歷來存在“一刀切”的傳統。顯而易見,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如果嚴令融資平台壓縮貸款規模,那麼很有可能立即引發債務危機。而政府又無法代為償還,融資平台貸款危機又可能轉化為銀行危機。這種風險傳導連鎖反應不能不引人擔憂。但又不能對此姑息,否則只會是問題進一步堆積,未來處置成本高昂。
  因此,規範融資平台宜“寬柔並濟”,採取“中西醫療法”。從銀監會發布的正式文件看,刪除了原先《討論稿》中的兩道紅線,即“融資平台貸款餘額較2011年末不得增加;融資平台貸款佔全部人民幣貸款的比重佔比不超過本行2012年末的水平”,保留了“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不得新增散資平台貸款規模”;將“負債率高於80%的平台貸款不得新增”改為了“現金流覆蓋低於100%或資産負債率高於80%的平台貸款佔比不超過上年,逐步減少發放”,刪除了 “壓縮縣級區級平台及高資産負債率平台的貸款規模”的規定。這種處理方式,充分表明了監管當局希冀通過寬柔並濟手段,督促地方融資平台加快優化調整,引導資金主要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融資平台、保障性住房和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合理融資要求。
  綜合來看,防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風險,還需要改革地方政府債務形成機制,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建設債,替代平台融資行為,並將債務償還納入地方預算。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地方政府債務形成機制,才能真正減少地方政府亂融資行為對宏觀金融穩定的危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監會加碼融資平台貸款調控 2013-04-16
地方融資平台難捨信託融資 2013-04-11
工行去年融資平台貸減少465億 2013-03-28
銀行城鎮化貸款大開閘 須防資金暗流融資平台 2013-03-19
黃俊代表:融資平台須在城鎮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3-03-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