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緣何驚現斷崖跳水
2013-04-17   作者:周小苑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字號

  繼上周五國際金價跌破每盎司1500美元關鍵支撐後,本週一國際金價繼續上演“高&跳水”,大幅下跌9.3%,創下30年來的最大跌幅,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報收1361.10美元,創下自2011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分析人士指出,與2011年創下的1921.2美元最高點相比,金價當前跌幅已超過20%,這意味着持續12年之久的黃金牛市或將就此終結。國際金價緣何驚現斷崖跳水?這是否表明金價從此將步入下行通道?

  風雲突變遭重創連日暴跌創紀錄

  似乎沒有任何徵兆。上周五,國際黃金市場風雲突變,此前一直保持平穩的國際金價遭受重創,紐約黃金期貨盤中從1590美元直線跳水,最低觸及1480美元,跌幅達到6.4%。本週一,紐約黃金期貨繼續大幅下挫,單日下跌140美元,收盤暴跌9.3%,創下自1983年以來的最高單日跌幅,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二大單日跌幅。
  國際金價的大跌也帶動國內期貨以及股市的重挫,上海黃金白銀期貨在周一雙雙跌停後,周二早盤再次雙雙跌停。此外,滬深兩市黃金股本週一也全線暴跌。
  “經過了上周五和這周一兩天大幅下跌,也創下30年來雙日最大跌幅。”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炳南對本報記者&&,從周二亞洲盤來看,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反彈和回暖的跡象,這説明在1300到1330這個期間還是有一定的支撐。關鍵要看周二晚上紐約市場會怎麼走,因為從全球來看,真正決定黃金價格的還是美國的交易時段,國際金價在經過兩天下跌以後,出現一個反彈,也是比較正常的。

  量化寬鬆要收緊機構做空是主因

  對於暴跌原因,黃金分析師趙相賓對本報記者&&:首先,美國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的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都非常不錯,支撐了美元的觸底反彈,使得一部分國際資本在流動的時候,離開黃金市場進入了美國股市;其次,隨着美國經濟數據的改善,美聯儲有意要收緊量化寬鬆,這對黃金的上漲無疑是一個釜底抽薪式的舉措;第三,一些機構和投資者近期紛紛發表看空黃金市場的言論,瑞銀和高盛下調了國際金價的預期,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也對黃金進行大幅減持。
  “最根本的原因,是控制國際黃金主體倉位基金的集體性拋售行動所導致的。”張炳南認為,國際機構集體唱空,塞浦路斯賣黃金儲備,其實都只是一個導火索。最直接原因就是國際上這些金融大鱷,他們利用國際的一些財經媒體和輿論,或者是通過這種財經報告所營造空頭的氛圍,抓住了一些可能對國際金價形成影響的一些事件,對黃金市場集中做空行為所導致的。因為這個動作來得非常猛烈,所以導致整個市場出現了恐慌,又因為國際金價12年來的牛市累積的漲幅非常大,所以它下跌的時候也就會非常迅猛,就造成了暴跌。
 

  市場不會一直跌振蕩之中尋機會

  “可以確切地説,國際金價單邊上漲的走勢已經結束了。”趙相賓認為,金價未來可能還會是振蕩的走勢,在這個區間走勢之中,雖然不排除國際金價未來還會創一個新高,但是這種新高跟此前的連續上漲是有區別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勢。
  不過,張炳南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當前金價的下跌還是一個市場的短期行為,並沒有動搖形成黃金長期牛市的基礎。因為在2008年3月,也發生過兩天下跌了10%的事件,當時很多人説牛市要結束了,但是後來黃金又上漲了一倍。因此,牛市結束與否,並不取決於一兩天的下跌,真正決定中長期走勢的,不可能是這樣的一個賣空的行為就可以打斷,而是靠一些內在的因素的支撐。從短期看,黃金還可能有上下振蕩,但是在1260點位上的支撐還是非常的強,經過這一輪調整以後,下半年黃金市場還有機會。
  “無論是熊市還是牛市,對投資者來説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即使是熊市開始,市場也不會一直下跌。”趙相賓&&,黃金價格現在已經接近它的生産成本,所以當一波跌勢下跌這麼大的話,就已經具備了投資屬性。但是,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去抄底,以避免被套,在操作的時候,分批購買以化解風險。
  張炳南則建議,對於願意投資實物黃金來對抗金融風險的投資者來講,在1300到1350這個價格就可以開始建倉買入了,而如果是做的杠桿型的投資者,還是建議要再觀望一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亞洲金價跌至兩年來新低 2013-04-17
金價面臨拐點:12年大牛之後將是10年大熊? 2013-04-16
國際金價擊穿千四關口 2013-04-16
國際金價擊穿千四關口 2013-04-16
金價跌出股市機會 2013-04-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