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執法應成為IPO重啟的重要前提
2013-04-15   作者:張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分享到:
【字號
  關於近期“南方某券商被暫停資格”的傳聞,在上周五的證監會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強調了針對萬福生科的中介機構平安證券、中磊會計事務所等的處理原則。
  證監會此前已傳遞兩點信息:將對萬福生科欺詐上市盡快依法處理,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等中介機構涉嫌未能勤勉盡責,證監會已開始調查。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該案成為監管部門重罰違規保薦機構的“試金石”。
  如何處罰IPO造假中的保薦機構,不應存在任何爭議。我國《證券法》第192條明確,“保薦人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保薦書,或不履行其他法定職責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並處以業務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暫停或撤銷相關業務許可。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任職資格或證券從業資格。 ”
  對違規保薦機構的處罰有法可依,關鍵看監管部門如何掌握尺度。從以往的處罰來看,保薦工作中出現問題,“板子”主要打在保薦代表人身上,而不是保薦機構,存在“丟卒保車”之嫌。保薦機構往往被出具警示函或監管談話,未影響到其正常開展其他保薦業務。
  在勝景山河造假案的處罰中,兩名保代被撤銷保代資格,而平安證券只是被出具警示函。直到最近處罰的綠大地造假案,聯合證券被“沒一罰一”,沒收業務收入1200萬元,並處以1200萬元罰款。不過,較之該案中的保代被撤銷保代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聯合證券沒有被處以暫停業務資格,仍有評論認為對保薦機構的處罰偏輕。
  保薦機構是保薦業務的最大利益獲得者,本該是違規處罰的重要主體之一。綠大地IPO為聯合證券貢獻保薦費用1200萬元,萬福生科IPO為平安證券貢獻保薦費用2525萬元。保薦業務獲利不菲,個別保薦機構利欲熏心,導致其成為IPO欺詐上市的“幫兇”。
  而保代在問題IPO中的責任不容置疑,但保代違規畢竟不是個人行為,只是實現保薦機構利益的執行者。如果説保代未能勤勉盡責,那麼,首先沒有勤勉盡責的是保薦機構。
  更為惡劣的是,目前保薦業務最紅火的投行,恰恰發生的問題IPO與變臉IPO較多。從差點造假上市得逞的勝景山河,到現在備受關注的萬福生科,都出自平安證券。這絕不是因為業務做得多也錯得多,恰恰反映出單單重罰保代無法解決“薦而不保”的問題。
  對IPO造假案的中介機構處罰,應該體現出“誰多得、誰罰得重”,首先需要約束最大利益獲得者的保薦機構,讓保薦機構承擔的責任與其所獲的利益相匹配。
  到今年4月底,我國實施證券保薦制度將滿9年。有媒體統計顯示,2004年4月30日註冊的首批501名保代中,有388名跳槽找到了新的“婆家”,5名保代更是跳槽達5次。有23名首批保代曾被採取監管措施,其中半數選擇了跳槽。俗話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保代流動率如此之高,更説明重罰違規保薦機構比重罰保代更加重要。
  倘若保薦機構不願充當“薦而不保”的“幫兇”,且在風險管理上更嚴密,還有多少保代有機會違規?假如A股市場也有 “兆豐罰單”,罰沒違規保薦機構的數倍業務收入,且嚴重違規行為面臨暫停或撤銷業務許可,保薦機構還有誰敢不盡職盡責?投資者期待鐵腕執法成為IPO重啟的重要前提,監管層有必要考慮調整IPO違規的處罰方式,對違規的保薦機構絕不輕饒。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華社連發五文力挺IPO重啟 2013-04-13
改革是IPO重啟的前提 2013-04-10
[博客]改革是IPO重啟的前提 2013-04-10
市場對IPO重啟膽戰心驚 2013-04-01
市場為何對IPO重啟膽戰心驚 2013-04-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