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3•15”變一陣風
2013-04-15   作者:王珂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幾天前跟老家的一位朋友聊天,聽他説起一件“趣事”:
  “315”前後幾天,朋友驚訝地發現電視頻道變得異常“清凈”,原來黃金時段播出的所謂“祖傳神藥”、“獨家偏方”廣告銷聲匿跡。可好景不長,現在這些廣告又迫不及待地出來狂轟濫炸,大有把前幾天“損失”補回來的勁頭。
  筆者聽到的類似抱怨不止一次。消費者維權在被集中關注幾天后很快恢復平靜,制假造假企業在偃旗息鼓一陣後又重操舊業。“‘315’舉國打假,‘316’恢復平常”,這樣的調侃雖有些誇張,但卻突顯出消費者對“315”成為一陣風的焦慮。   
  消費者之所以焦慮,也在情理之中。眾所周知,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消費者在和生産者的博弈過程中始終處於弱勢地位。長期以來,消費者的維權環境並不樂觀。不少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後,不知該找誰才能解決問題。就算費了不少勁找到了相關部門,也經常遭遇“踢皮球”或者“一拖再拖”的窘況。久而久之,消費者的維權行為得不到應有回報,慢慢演變成“吃啞巴虧”的無奈。
  設立“315”,初衷是讓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好保護。然而,細細想來,“315”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維權難的現狀。“精明”的違規企業發現,與其常年保持合法經營,還不如在“315”前後偃旗息鼓幾天來得實惠。避開消費者權益得到最多關注的這幾天,成了他們在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選擇。避過“315”這陣風,一切又都恢復正常。
  要真正提高消費者的地位,就不能讓“315”變成一陣風。説白了,就是不讓維護消費者權益、懲治不法經營者變一陣風,而是要細水長流,建立消費者維權的長效機制,讓對企業的監督變得常態化。
  應該認識到,消費市場中的問題在“315”這一天被集中體現,但問題卻不只是在這一天才存在。“315”的設立也不是為了運動式地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更好營造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常態化社會環境。“315”如果演變成了一陣風,不僅限制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也背離了其最初目標。   
  對於商家來説,最大的監督和制約始終來自消費者。要有長效機制,鼓勵消費者敢於較真,教會消費者善於較真。一方面,要改變目前消費者維權領域九龍治水的現狀,進一步整合市場監管力量,讓消費者的維權訴求得到更加積極、明確的回應。讓消費者的維權有回報,消費者才更有動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幫助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政府監管也不可或缺。應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懲罰力度,做到違法必查,查必徹底。除此之外,也要建立企業誠信數據庫,進一步增加其違規成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錦湖輪胎等遭“3-15”晚會曝光 2011-03-16
[股市 2007-3-15]強勁反彈後機構預判分歧較大 2007-03-16
數字經濟[2007-3-15] 2007-03-15
消費者權益保護可與商業銀行盈利並行不悖 2013-04-10
歐洲法院裁決西班牙抵押法侵犯消費者權益 2013-03-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