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政策或難扭轉日本經濟低迷
2013-04-12   作者:王勇(央行鄭州培訓學院)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王勇

  為結束長達二十年的經濟停滯,日本央行日前決定實施休克療法,行長黑田東彥承諾日本央行將實施開放式資産購買,並&&貨幣基礎在2014年底前將翻倍。正是這種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引發日元匯率大幅走低,國債收益率也降至歷史新低。
  今年以來,安倍就任新首相後的“第一把火”就燒向日本經濟。1月22日,日本央行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宣布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措施,提高通脹目標至2%,以擺脫長期通縮壓力,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這或許是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央行在積極反思長期經濟停滯的原因之後,做出的自認為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

  低迷的潛在增長率

  回顧日本經濟的近代發展歷程,不能不提及二戰之後到1974年全球石油危機爆發前期的日本經濟輝煌時期,當時的日本工業年平均生産率高達13.6%,GDP總值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石油危機之後,日本進入了平穩低速的經濟發展時代,特別是在1993年之後,日本經濟甚至出現負增長,此後的20多年,日本走上經濟低迷時代。
  從近期來看,2012年以來,因受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國經濟增長乏力、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減緩、日元持續高位等因素制約,日本經濟下滑嚴重。對於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筆者讚同日本著名的經濟學家池田信夫的觀點,即主要是源於代表日本經濟實力的潛在增長率(經濟長期發展能力)一直處於低下狀態。代表日本核心競爭力的生産力也面臨着中韓等新興國家的衝擊,進而導致失業率增長。
  具體問題在於,一是日本財政赤字過於擴大。2007年日本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GDP的1.7倍,在整個經合組織國家中的表現最差。根據IMF的預測,到2014年,日本政府債務可能達到2.3倍。二是日元對美元升值,導致通貨緊縮,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商品出口更沒有競爭優勢。三是勞動生産率低下,缺乏競爭優勢。近年來,中國、印度、韓國等這些新興國家在製造業上更具有競爭優勢,日本製造業在面臨着向高附加值産業轉移的環境下,卻出現要麼決策走失方向、要麼在投資上連連失誤的低級錯誤,而且這些行業的人力需求並不大,導致更多的員工下崗失業或者轉移到流通領域等服務業。四是不平等的薪酬體系難以激發新員工的積極性。終身雇傭和年功序列薪酬體系一直是日本企業的特色,如今也面臨着挑戰:一方面,終身雇傭和年功序列可以保障員工的工作穩定性;另一方面,由於不能輕易解聘老員工,企業難以減少冗員和“閒散富裕族”的誕生,人才的流動性極低,這也是日本知識密集型企業生産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多措並舉謀新路

  在日本經濟是由上述多種原因形成的綜合病症的情況下,單純通過日本央行進一步的激進寬鬆貨幣政策來醫治日本經濟病,不免有些勢單力薄。實際上,重振日本經濟,在刺激政策上的確需要多謀新路。
  首先,實施多種政策組合,着力發展經濟。1月上旬,安倍主持召開的日本經濟再生總部首次會議研究的緊急經濟刺激政策草案,列舉了重振日本經濟所面臨的三個課題: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和加強防災措施;遏制日元升值、擺脫通縮;加強經濟增長力。1月11日,日本召開的內閣會議上,通過了包括中央財政、地方負擔與民間項目經費在內、總額達20.2萬億日元的緊急經濟刺激措施,以圖實現重振日本經濟的目標。而緊急經濟刺激計劃的基礎是2012財年補充預算,尤其是大量注入日元以推動日元貶值,這無疑會極大提振日本出口,進而推動日本經濟復蘇。
  其次,加強破壞性創新,尋找新的增長點。日本經濟要想重振並實現穩定增長,還需要重建需求,並尋找新的擴大內需的增長點,堅持走“産業投資立國”的破壞性創新道路,即動用大規模財政來吸引民間投資,在民間投資活動的帶動下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再次,建立加強政府和央行間合作機制,實施“激進寬鬆”貨幣政策。當前,在日本利率幾乎降無可降的前提下,安倍主張日本央行可無限量購買建設公債,直至達到2%的通脹目標。為實現“激進寬鬆”貨幣政策目標,安倍將不惜干涉日本央行獨立性,要求日本央行與政府簽訂“政策協議”將2013年的通脹目標調高到2%,GDP名義增長率則上浮至3%。安倍的強勢政策是想確保政府和央行間合作機制的順利運行和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四大政策能否引領日本經濟復蘇 2013-03-12
日本經濟通縮的新境界 2013-02-22
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已經觸底 一季度或恢復增長 2013-02-16
日本經濟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2013-02-14
日本經濟顧問:美元升至95-100日元不足為慮 2013-01-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