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申遺旗號來吃“唐僧肉”
2013-04-12   作者:華池閣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因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靈骨,西安興教寺申遺,如今卻拆起了廟,這事寺方和拆方解釋得有點複雜,都沒説全。翻譯成百姓的話就好理解了,就是西安借申遺拆除僧人的生活區,僧人一看沒地方吃住,就自己申請退出申遺。
  申遺就申遺,大好事,好端端地怎麼拆起廟來了?
  從消息看,西安方面藉&申遺,要拆除興教寺三分之二的建築,包括寺院僧人生活區的僧舍、齋堂、方丈樓等等。拆除後只剩下院內埋葬玄奘及兩個徒弟的三座塔、大雄寶殿、法堂、臥佛殿、藏經樓、山門和東西配房。再次翻譯成百姓話就是,把遺産留下,把其他的配套輔助建築都拆了。
  這事有點不合常理,只能説是個餿主意。僧人生活在此,礙了誰的事?恐怕是礙了一些人借機生財的事。此前就有消息稱,興教寺大規模拆遷是為在其周邊建設“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當地政府也確曾就此項目進行過招商引資。但據稱申遺後這個項目就放棄了。但借申遺發財的想法有沒有放棄,是否變得更加隱蔽,我們不得而知。
  誠然,這些僧舍、禪堂,有的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然和文物不是一回事。儘管西安方面也請來北京的申遺專家,實際看了以後認為這幾個建築都不符合申遺要求,要拆的這幾個建築都離塔太近了云云。但文物也不是拒絕人間煙火,就要排斥後世建築,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即使真的不符合申遺要求,但大規模拆遷這種事,也涉及僧人利益,豈能説拆就拆?
  文化遺産也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其歷史相衍的過程中,總是與當時的物事相融合,又形成新的文化積澱。換言之,這種文化遺産,是活的歷史,沒有僧人,遺産還是遺産嗎?在某種意義上説,僧人的活動,與埋有高僧靈骨的塔,已經渾然一體,本身亦是寺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怎麼如今單單要把僧人趕到一邊去?
  申請文化遺産,體現的是一種可貴的文化意識。但一些地方申遺,保護文物只是輔助性的,真正的目的是生財,借機帶動旅游和當地發展等等。也不能説這種想法不好,若能兩全,豈非齊美?壞就壞在生財的目的佔了主導,為達此目的不惜讓文物保護服從於自己。如此糊塗蠻幹,打着文物保護的旗號,幹着毀文化的勾當。但願西安方面自警,不要誤入歧途,若然無此歪想,也要遵守申遺的科學規範,維護僧人權益。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為代價來達到某種目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未央宮斥資百億申遺先要算好賬 2013-03-29
名樓申遺先把概念玩好 2012-11-09
“十大名樓”何必非要打包申遺 2012-11-06
名樓抱團申遺別入戲太深了 2012-11-06
貴州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將重新啟動申遺工作 2011-10-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