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難靠救市起死回生
2013-04-11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葉檀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對股市表現出一如既往的厚愛。他認為美國觸發自動減支的關鍵不是經濟,而是它對股市的影響。數據顯示,股市不僅是經濟活動的先行指標,更是其重要推動力,GDP增長變動中的6%來自股價和房價變化,股市以及上漲中的房價目前正在提振經濟;“大得不能倒”是最重要的監管問題。
  從2009年至今,格林斯潘多次説到股市,相比而言,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股市則冷淡得多,今年3月20日伯南克&&“並不認為有任何股市泡沫的跡象出現,股市上漲不是完全的意外,因為企業利潤增加也是顯著的”。在伯南克為喬治華盛頓大學所做的四個講座中,當闡述到貨幣政策時,提到了對宏觀經濟、金融穩定的影響,而對於金融監管着墨不多,對於股票市場則只字未提。
  考慮到明年美國將對購房者進行更嚴格的資質審核,房地産金融鏈條縮短,可見,伯南克非常擔心,目前美國不斷上漲的房價有可能引發的房地産泡沫。這正是伯南克在總結次貸危機時強調的次貸成因。
  從1987年、1997年到2001年,格林斯潘不斷救市,以挽回金融貨幣市場的信心。格林斯潘之所以能夠成功救市,是因為找到了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可以低成本推高市場。此時正值全球經濟大裂變,中國發展成為最大的出口國,手捏大把美鈔大部分只能投資到低風險、流動性好、數量最多的美債。2007年6月,已經卸任的格林斯潘&&,沒有理由擔心中國拋售美國國債,迫使美國利率上升,因為中國無法為持有的美國國債找到買家。但就在那時,格林斯潘指出自冷戰結束以來全球流動性充裕的局面不會永遠持續,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失控,股價被高估,中國以及第三世界高速發展的經濟不會繼續。
  中國與日本聯袂購買美國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截至去年12月底,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中國當月持有美國國債1.2028萬億美元,高於前一個月修正後的1.1831萬億美元。第二大債權國日本當月持有美國國債1.1202萬億美元,高於前一個月修正後的1.1177萬億美元。值得警惕的是,中國大規模購買美債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中國的國策是人民幣國際化,增加進口,增加境外投資,不再在美債這一棵樹上吊死。
  伯南克不可能專注於股票市場,不可能利用貨幣泡沫攪動資本與貨幣市場泡沫,觀察伯南克的貨幣政策,緊盯美國實體經濟數據、消費數據與就業數據,大致可以猜測個七七八八。表面上同是貨幣主義者,伯南克與格林斯潘對於實體與虛擬經濟的理念大相徑庭,更重要的是,伯南克已經沒有格林斯潘讓中日買單的好運。
  A股市場低迷不振,不是外部救市能夠起死回生的。
  救市有兩種救法,一是讓市場分享制度紅利與經濟發展紅利,二是印鈔、降息或者加長金融杠桿製造泡沫。
  A股市場的制度改革剛剛起步,諸如上市、退市等基本制度正在擬議過程中。投資者分享經濟發展紅利並不容易,由於信用低下,不僅誕生了很多“鐵公雞”,更有甚者,鐵公雞還把股市當作轉移財富的秘密基地,通過其他隱蔽公司不斷轉移資産資金。於是,大部分人只能淪為A股市場的“活雷鋒”。讓養老金、公積金、國外資金進入A股市場,前提是,A股市場根基扶正。
  如果走第二條路,讓央行繼續維持印鈔、降息、加長金融杠桿的老路,貨幣信用將不可收拾。雖然3月CPI有所下降,但房地産價格一路走高,堰塞湖困境沒有絲毫緩解,可以看作過去十年貨幣政策最嚴重的後遺症。如果説當初的貨幣政策是出口增長、人民幣未能國際化,不得已而為之,現在大規模放鬆貨幣,則是睜眼進火坑。從匯率利率市場化的政策取向看,不太可能重走老路。
  2008年3月,鋻於A股市場一瀉千里,以及金融危機的嚴峻程度,筆者曾經建議救市,那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現在,A股市場已現利益輸送的常態病症,唯一的辦法是盡快拔掉那些輸血管道,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
  股票市場不應成為財富之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先抑後揚是A股市場二季度主旋律 2013-04-08
A股市場哪來那麼多魔咒 2013-04-01
4月份A股市場仍將延續糾結走勢 2013-03-29
應防範A股市場對外開放中的風險 2013-03-25
A股市場改革必將延續 2013-03-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