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移動領域下一桶金
2013-04-10   作者:蔡恩澤(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財經媒體專欄作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智能手錶將成IT公司在移動領域拼搶的下一桶金。
  三星移動業務執行副總裁李永熙早些時候證實,三星正在開發一款手錶産品。而此前,蘋果、微軟、索尼等IT巨頭也都有研發智能手錶的傳聞。
  當移動終端與iPhone和iPad的市場越來越飽和,意味着其利潤空間也越來越狹窄。要想繼續享受移動終端暴利,就得另辟蹊徑。智能手錶對於追求便攜方便的現代用戶來説是一種新的選擇。智能手錶與其説是手錶,不如説是一台手錶模樣的微型電腦,更多是拓展其MP3、手機、記事本等的綜合功能。蘋果智能手錶的功能還包括打電話、查看來電用戶身份、查看地圖坐標、計步器以及用於監測心率等身體指標的傳感器等。智能手錶完全通過Siri語音控制,擁有身份認證功能,在登機時,不需掏出手機或護照,用iWatch 就可掃描。在商店購物時,通過手錶上的NFC支付功能,動動手腕就可結賬。
  作為一款移動終端,智能手錶從“手掌”移動到“手腕”,雖説位置只挪了幾英寸距離,卻影響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變小變輕巧了,但也變麻煩了。
  先從功能應用角度看,智能手錶其實是智能手機的延伸産品,在功能應用上並沒有提供能引爆行業的革命性創新,更無顛覆性可言。戴在手腕上,只是增加了一點固定性。而就生活習慣而言,目前並無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驗證,能有多少消費者習慣抬起手腕查詢信息、發送郵件。消費者已習慣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究竟能否讓習慣了“兩手空空”的人們重新養成帶上手錶、挽起袖子看手錶的習慣,為智能手錶的所謂便捷性買單,尚難預測。
  從産品硬體角度看,與傳統手錶相比,智能手錶有較大的顯示屏幕,可顯示各種信息,相當於小型智能手機的屏幕。智能手錶安裝了操作系統及有關軟體,耗電量比傳統手錶要增大許多。這樣就産生了一個現實問題,智能手錶電池續航能力有限,現有的電池技術直接對智能手錶的未來發起挑戰。傳統手錶只需一年換

一次電池,但如果讓客戶每天都要為智能手錶充電、換電池,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講,勢必會成為不小的短板。而智能手錶體積過小,對芯片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能否承載過多的信息及其他功能,也將成為一個棘手的難題。
  再從技術合作角度看,IT科技企業要想打造一款符合消費者習慣的智能手錶,必須與傳統手錶廠商合作,畢竟智能手錶的主要功能還是時間,這是傳統手錶廠商的強項。由於近年來復古思潮的興盛,在飽受IT市場衝擊陣痛而頑強存活下來的傳統手錶企業,收益正逐漸穩定,要其協助IT企業冒險開發更具科技含量的智能手錶,恐無多大積極性。在中國,目前除了宜準,目前還沒有哪家鐘錶企業,將企業戰略資源轉投到這一領域。
  眾多IT科技公司熱衷智能手錶,是因為其豐厚的利潤,智能手錶的利潤率可達到50%,是電視行業的4倍。花旗集團的分析師預計,蘋果一旦進軍智能手錶産業,能為其帶來36億美元毛利潤,有助於抵消iPhone、iPad以及其他業務增長放緩帶來的損失。
  目前,幾大IT巨頭紛紛搶灘智能手錶市場。蘋果研發智能手錶,能把功能和時尚成功地融合在一起,畢竟iPhone、iPad等産品已證明蘋果具有這樣的實力。而且蘋果也學“乖”了,這次是以“跟隨者”身份加入智能手錶爭奪戰中,就像馬拉松賽跑中貼着第一名之後的競爭者,不再做智能手錶的“排頭兵”,而是讓其他人先去犯錯,等技術準備就緒時,再推出一款一鳴驚人的産品。
  與蘋果亦敵亦友的三星高調宣布進軍智能手錶市場,在與蘋果激烈的競爭中,又開闢了一個全新戰場。三星自恃擁有屏幕、電池的全能産業鏈,可最直接地解決智能手錶的硬體配置問題。而按三星的市場策略,為爭奪智能手錶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同時推出高、中、低三個檔次,全線推進,在各類市場“通吃”。
  而在這場爭奪戰中,還加入了另外一個勁敵——谷歌。做事風格一向很“鬼”的谷歌,傳説中的Google X實驗室總是有一群天馬行空的“生物”像幽靈一樣在游弋,未來顛覆性的智能手錶或許會出自這個神秘組織之手。
  此外,還有索尼、Pebble這樣的攪局者,並且已將智能手錶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只是Sony Smart Watch可與索尼手機兼容,對HTC、三星等其他Android手機,卻只能部分兼容,有的完全不兼容,這無疑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但Pebble可改善Sony Smart Watch這一致命弱點,可同時兼容iOS和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不過,Pebble團隊力量過於單薄,能否與蘋果、三星、谷歌這樣的IT巨頭分庭抗禮,究竟能有多大勝算,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才剛起步的智能手錶,卻已呈群雄角逐之勢,到底鹿死誰手?唯有時間能檢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我們需要怎樣的智能手錶 2013-04-08
智能管道:運營商新增長點 2013-04-08
海爾“綠智能”改變未來生活方式 2013-04-02
金風科技“智能微網”供電紀錄創新高 2013-04-01
智能快遞終端顛覆傳統物流 2013-03-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