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行人闖紅燈還需規則文明
2013-04-10   作者:陸文江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近來,各地紛紛對“湊夠一撥人就走,與紅綠燈無關”的“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動真格。在北京,交管部門也正式向其宣戰,採取先“理”後兵的治理策略:交警將對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嚴格管理,在宣傳教育工作持續一段時間後,將依法處罰,行人闖紅燈罰款10元。
  闖紅燈是一大社會頑疾,不獨中國有之。從過往治理史來看,教育為主、處罰為輔是普遍做法。而在新一輪治理浪潮中,依法監管的特點更為突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違反通行規定,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行人闖紅燈,無論是北京罰10元還是南京罰20元,都於法有據。
  不只是法律基礎,治理闖燈不乏社會支持。在新浪網推出的相關調查中,近八成人贊成對“中國式過馬路”進行處罰。在此前的類似調查中,支持者也佔大多數。
  這樣的數據,説明公眾的規則意識未泯,對社會文明依然保持一份嚮往。民心固然可用,但越是面對人們的支持和期待,就越要公正執法、常態治理。闖紅燈與從眾心理、盲從行為密不可分,一旦實施處罰,就要打破法不責眾的藩籬,擺脫“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尷尬,讓大家都感受到規則的公平與剛性。更要走出“一陣風”“運動式”等執法誤區,讓人們感受到規則的持久約束力。法無例外,治不權宜,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爭相違規的破窗效應,重建人們對規則的信仰與遵行。
  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還有一個數據值得思考。有兩成參與者持反對態度,其理由是“多地交通燈設置不合理,機動車不對行人避讓,不闖紅燈很難過馬路”。這表明,闖紅燈固然有國人規則意識不強的原因,也有規則不健全、設備不完善等客觀因素。據記者調查,在不少城市,存在通行區域規劃不科學、綠燈時間過短、信號系統落後、人車關係處理失衡等現實問題,這往往使行人想守法而不得,甚至還可能面臨危險,於是只好闖紅燈以求順利通過。這種“逼人闖燈”的悖謬現象同樣不可忽視。
  “人生能有多少個幾百米,每天都繞幾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時間就荒廢了。”日前,南京一位大媽針對交警批評其亂穿馬路的“神回復”耐人尋味。治理闖燈頑疾,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質題,更是一道社會管理題。如何創造以人為本、公平正義的制度環境,如何以良性規則引導文明行為,不僅考驗着管理者的智慧與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參與和監督。人人行動起來,人人負起責來,重塑規則文明,才能實現社會有序而高效的運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鐵道部:用搶票軟體如同闖紅燈 已實施技術手段 2013-01-23
“闖紅燈罰款10元”舊規緣何成新聞 2012-12-13
反思闖紅燈應防止情緒化 2012-12-05
“闖黃燈等同闖紅燈”不合法也不合理 2012-04-12
闖紅燈曝光是否侵犯隱私 2008-08-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