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妖降魔 IPO核查應一查到底
2013-04-08   作者:劉璐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IPO財務專項檢查大潮襲來,一批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企業被拍到了沙灘上。
  這場檢查,一直伴隨着媒體高亢的報道熱情。在各方主體發聲熱情、媒體報道資源分佈不同的情況之下,監管部門和擬上市企業的聲音相對缺失,各類投行人士匿名訴説着辛苦的旅途、堪稱奇幻的個別企業造假把戲、對行業的迷茫等等。如此下來,對這場自查的解讀略顯單向。
  先退一步回到上任證監會主席的驚人一問——“IPO不審行不行”。在不少觀察人士的搖旗吶喊中,實施IPO註冊制猶如一劑靈丹妙藥。此次IPO自查,可謂一支體溫計,多少測出了各方歸位盡責的真實溫度。儘管市場化是大勢所趨,然而如此一番大範圍撤退,至少顯示發行體制改革難以單兵突進式地一招制敵。在信息披露質量、歸位盡責意識、追責機制均有待提高的當下,系統地考慮和布局比簡單地追求註冊制更為務實。
  再看自查行動,且不説那些關於勞民傷財、心力交瘁的吐槽,試想,那長長的終止審查企業的名單,背後會有些怎樣不可言説的故事。
  在終止審查之前,這些企業所處的審核階段從初審、反饋、預披露到已經過會的都有,無論走到了第幾步,撤回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以投行為例,其單一項目的絕大部分乃至全部收入有賴於IPO的成功。當自查運動以黑天鵝的姿態降臨,投行IPO項目的項目成本、風險系數、成功率均已大幅改寫,尤其是在高風險的創業板領域。
  雖未多做解釋,然而監管部門行勝於言,此舉已對原有的IPO生態鏈構成強烈衝擊。
  行至今日,IPO財務專項檢查走到了一個前路未明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自查可謂挾雷霆之勢,也取得了霹靂之效;另一方面,此後的抽查及相應的追責,更令參與各方翹首以觀。
  如以風暴雷霆始,以和風細雨終,則不過是過關者暗自僥倖,旁落者不思反省;如將此前的長虹之勢一以貫之,為市場樹立明確的規則和預期,方可令規範的企業、勤勉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頷首,也不枉此番辛苦付出的汗水和智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證監會再下IPO核查令 新股發行或6月後重啟 2013-01-09
IPO核查嚇退48家企業 民生證券保薦獨中五元 2013-03-29
IPO核查“認認真真”走過場? 2013-03-26
證監會加班接收IPO核查 800公司材料高達400米 2013-03-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