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還得更給力
2013-04-03   作者:張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上海證交所發布新版業務指引,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特別是股價持續低於每股凈資産的公司實施回購。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監管層倡導回購以來,總體而言激起的浪花不大。此次的新版業務指引發布後,上證指數4月2日小幅下跌0.30%。
  回購是上市公司保護股東利益的一種手段。在境外市場上,回購被認為是現金充裕且需要為現金找到用途的企業的必然做法。1987年10月,美國發生股災,一週內約有650家公司宣布回購。在美股慢牛上漲的階段,其回購力度也與A股市場形成鮮明反差。今年2月,美國大企業回購股票的規模創下最高紀錄,股票回購總額自2009年美股開始反彈以來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
  A股市場上,監管層在去年倡導回購,指出“在市凈率如此低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無論從自身出發,還是從保護持股股東權益出發,如果現金情況允許,都應該考慮回購股份。”然而,已有的回購潮涌並不十分洶湧。一項截至1月下旬的統計顯示,2012年以來有15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計劃,合計擬用於回購股份資金達87.2億元。
  就市場反應而言,不少回購計劃刺激股價反彈的力度有限。寶鋼股份去年8月宣布回購的首個交易日迎來漲停,但之後不是特別強勢。截至今年3月底,該公司已累計回購約6.25億股,支付總金額約為29.6億元,相當於回購計劃已完成60%左右。3月底的寶鋼股份收盤於4.73元,較回購宣布前累計反彈16.22%,但低於5元的回購價。
  再看其他公司的回購,申能股份去年11月宣布回購不超過10億元,截至今年4月1日已回購約6.86億元,目前基本處於最高回購價附近,但其1949點以來的反彈沒能跑贏大盤;大東南截至3月31日共回購1348.63萬股,目前股價仍躺在去年1月以來形成的底部;孚日股份截至3月31日已回購佔總股本的1.67%,最新股價創出今年以來的收盤新低;報喜鳥1月5日公布不超過1.8億元的回購計劃,4月2日收盤7.96元,較方案公布前跌去10%以上,且遠低於12元的最高回購價。
  部分公司的回購沒能激活股價,存在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有的公司並不處於盈利上升階段,基本面本身不被看好。寶鋼股份就存在這個“硬傷”,寶鋼股份董事長何文波在業績説明會上承認,無論回購前還是回購完成後的股票價格,主要受行業基本面、公司業績表現和市場預期的影響。大東南預計今年一季度虧損,孚日股份預計2012年凈利潤銳減90%以上,都難以靠回購計劃贏得市場認同。另一方面,圈錢與減持的噩夢揮之不去。報喜鳥的回購被媒體質疑為“雷聲大,雨點小”,3月25日才首次回購30萬股,支付總金額約256萬元。相反,報喜鳥高管忙着減持,回購方案公布以來的減持量超過200萬股,且發生在首筆回購實施之前。用友軟體2億元的回購計劃在1月完成,而其不超過18.79億元的定增方案被延期實施,被疑回購意在為再融資保駕護航。
  回購概念股沒能成為香餑餑,並不説明A股市場不需要回購來穩定股價。實際上,A股公司欠缺的恰恰是真心維護股價穩定的誠意,而不需要只是用來作秀的回購與增持。此外,“圈錢市”至今存在,圈錢思想根深蒂固,以至於投資者認為倡導回購無異於“與虎謀皮”。上海證交所&&新措施鼓勵回購,規定當年實施股票回購所支付的現金視同現金紅利,並將在再融資、並購重組等事項中給予支持,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回購的動力。不過,投資者眼中的回購更給力,不僅希望回購數量的增加,而且期盼回購的公司“心無雜念”。若回購的同時“心懷鬼胎”,難以避免投資者“用腳投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鼓勵回購帶來破凈低價藍籌機會 2013-04-03
央行周二開展300億正回購 2013-04-03
上交所力挺回購回購額視為現金紅利 2013-04-02
上交所規範質押式報價回購交易新增7個交易品種 2013-03-30
央行300億正回購收縮流動性 2013-03-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