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整治銀行理財誤傷股市
2013-03-29   作者:孚言(北京 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銀監會近日向銀行理財産品投資打出監管重拳。據銀監會下發的《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應堅持資金來源運用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産品與所投資資産要對應,做到每個産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同時,銀監會還對商業銀行涉及相關理財業務的資産總額做出了明確規定。
  受銀監會相關監管政策影響,昨天股市中銀行和證券兩大板塊暴跌,在這兩大權重板塊的帶動下,A股市場整體跌幅近3%。銀監會新規成為上市銀行利空的市場邏輯是,理財産品目前已經成為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一部分,規範後對銀行收入可能帶來一定影響。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已佔銀行總收入的20%左右,但是,銀監會新規涉及的相關理財産品帶給銀行的收入和利潤佔比,目前都沒有公開數據。
  自2005年以來,我國銀行理財産品發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銀行業理財産品餘額達到7.12萬億元,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也達到了4.11%。有專業人士估算,現有投資於此次銀監會要求規範的理財産品(非標債權資産)的規模在2萬億左右,在銀行理財産品中佔比約三成。由此估計,相關業務規範後,並不會給銀行收入帶來明顯影響。
  昨天股市中,證券類股票也成為暴跌的重災區,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證券公司和銀行合作推出的一些非保本理財産品,屬於此次銀監會新規清理的範圍。
  分析昨天銀行股暴跌原因,除了受到相關監管規定影響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去年底反彈以來,銀行股漲幅較大,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甚至漲幅翻番。前期銀行股漲幅較大,在利空消息釋放時,難免有眾多投資者獲利後出逃。另外,銀行業利潤增長放緩,也讓不少投資者信心動搖。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24萬億,同比增長19%;而2011年銀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則高達37%。由此可見,我國銀行業業績表現依然優秀,但其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儘管昨天股市暴跌的誘因,是銀監會&&監管新規,但事實上,銀監會新規&&的目的是,保證銀行理財産品規範安全發展,新規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有利於銀行長期發展。
  銀監會此次&&的新規,有着很強的針對性。《通知》中要求的理財産品與投資品須“一一對應”,這一規定就是針對我國銀行理財産品在發展中産生的理財産品“資金池”問題。在銀行理財中,固定收益類産品風險低、收益低,而一些浮動收益類産品風險高,收益也較高。這兩類産品投資標的和風險程度均不同,如果將兩類産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資産池,容易出現理財産品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隱患。有業內人士甚至將理財産品混合形成的“資金池”運作問題,稱為“龐氏騙局”,這是因為相關資産池的構成不透明,客戶無法清晰了解産品狀況。理財業務的“資金池”運作問題在去年已引起監管層重視,銀監會在今年1月下旬就已要求商業銀行在隨後三個月內進行自查整改。
  在我國通貨膨脹長期存在的背景下,風險相對較小且收益明顯高於存款的銀行理財産品受到投資者廣泛歡迎,理財産品也成為銀行攬儲的利器。但是,表面的雙贏格局不能掩蓋潛在的風險。銀行通過理財産品渠道獲得的資金,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形成信貸過度投放,製造了龐大的虛假繁榮,泡沫一旦破滅,投資者的利益也將遭到侵害。針對潛在的風險,銀監會已&&監管新規,而作為投資者,也要樹立風險意識,要牢記銀行理財不是保本産品,要了解投資産品的屬性,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産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監會對“理財資金池”下禁令 理財産品資金去向難再含糊 2013-03-29
銀監會新規難阻銀行利潤增長 2013-03-29
易憲容:銀監會新規難阻銀行利潤增長 2013-03-29
銀監會嚴控理財産品投資非標債權資産 2013-03-28
銀監會重拳整頓理財資金池 2013-03-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