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理財産品投資監管影響幾何
2013-03-29   作者:韓復齡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銀監會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範理財業務投資運作,以防範化解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應堅持資金來源運用對應原則,每個理財産品與所投資資産(標的物)要對應,做到每個産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投資於非標債權資産的理財産品是監管的重點。此外,銀監會還將對理財産品投資非標債權資産採取限額管理原則。
  《通知》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産的總額,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産的餘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産品餘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産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以防止業務規模過快擴張引發系統性風險。
  非標準化債權資産是一個全新的定義。按照銀監會的解釋,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産,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産、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通知》對於銀行來説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如果不按照通知的要求管理非標債權投資,銀行不能敘做新的業務;整改不到位的存量投資也要佔用銀行的資本。”而通知的目的正是在於,推動商業銀行做穩健的理財業務,從而推動其業務轉型。
  《通知》第五條中限制了銀行資金池類業務的規模上限為理財産品餘額的35%或總資産規模的4%(孰低),同時規定該類資金池業務需在2013年底按自營貸款計量加權風險資産。其影響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超出上限部分的理財産品的資産規模需要被壓縮,第二是未超出上限的部分將擴大銀行風險加權資産規模,從而拉低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並限制銀行未來的規模擴張速度。由於通知並未規定何時銀行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産規模需要低於上限,因此第一部分的影響時點尚不確定,但計入風險加權資産時點已明確規定在2013年底,因此2013年底銀行資本充足率將有所下降。
  第八條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産或股權性資産融資提供任何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擔保或回購承諾”,這是“表外舞劍(理財),意在表內(買入返售)”。實際上影子銀行最需要監管的部分是藏在銀行同業資産項下(特別是買入返售資産下)的表內同業資産,這類資産名義上是買入返售同業資産,但通常都附帶給對手方隱性的回購承諾。銀監會此次提到隱性回購承諾,為未來打擊同業資産埋下了伏筆。如果部分銀行因為理財受限而將該類資産轉至同業項下,可能未來會招致銀監會使用類似第五條的餘額上限的方式對同業資産進行監管,那麼銀行的資産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收縮。綜合以上測算,大型銀行受到的影響微弱,而興業、民生、華夏、南京、寧波等銀行受影響較大,特別是興業,對資産規模的影響達到21%。
  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可能更甚於對銀行的影響。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影子銀行融資餘額的增速最低30%,最高131%,對經濟增長的相關性逐年上升,對全口徑融資的貢獻也逐漸從30%上升至40%。從影子銀行融資結構來看,目前受到影響的銀銀同業、銀證合作這部分,目前佔到整體融資的3.9%,對增速的貢獻度達到10%。如果未來這部分餘額不提升,對整體融資增速拖累約2%,對名義經濟增長的拖累約0.6%。如果未來這部分佔比不提升,對整體融資增速沒有影響,對名義經濟增長也無影響。如果未來這部分增速維持80%的高增長,對整體融資增速將有2%左右的拉動,對名義經濟增長影響約0.6%。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監會嚴控理財産品投資非標債權資産 2013-03-28
銀行業遲早告別高利潤 2013-03-28
銀監會擬引入銀行理財業務和機構准入制度 2013-03-13
銀監會警示地方債務風險 2013-03-13
賴小民代表: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 2013-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