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貨幣戰的推測欠缺理性分析
2013-03-28   作者:陳光磊 劉彼得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雖然當前西方各國央行均呈現劍拔弩張的姿態,但除了美國打響了QE4的第一槍之外,其他各國央行均按兵不動,儘管或明或暗宣稱將要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但均未做出加大資産購買規模或者降息的決議。以此觀之,目下甚囂塵上的各種關於貨幣戰的鼓噪,仔細一推敲,都缺乏理性分析。
  一般意義上所指的貨幣戰爭,是貿易戰爭的一種手段,指通過本幣貶值獲得更強競爭力,進而佔有更大的世界貿易份額。因此,對貨幣戰爭的指責,實際是對貿易戰爭的指責。貨幣戰通常發生於特定的歷史時期。由於競爭性貶值會將失業壓力轉移至國外,率先貶值的國家的貿易對手也採取貶值來反擊,由此造成的匯率不穩定使國際貿易總額大幅滑坡,加劇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危機。
  顯然,日本並沒有足夠強烈的動機去發動一場貿易戰爭。日本真正想要的,是通過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國內經濟,以走出通貨緊縮的泥潭。由於廣場協定後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日本基本不再是以出口導向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日本凈出口不超過GDP的2%,不存在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很難通過貶值本幣來促進出口從而拉動經濟。日本失業率處於較低水平,也不需要通過提升出口來提高本國就業水平。相反,日本當前在積極推行産業的海外轉移。
  當然,不能不高度警惕的是,如果日本在國內大量釋放流動性,則這部分流動性必然會通過日本對國外資産的購買而溢出到全球,同時匯率的變化也會影響到世界貿易格局。
  貨幣戰爭實際上是不對稱戰爭。不同國家的國情決定其在面臨貨幣戰爭時的處境。並非所有國家都有條件去貶值,事實上有三類國家,一旦被貨幣戰爭捲入,那麼通常將會成為貨幣戰爭的受害者。
  第一類,如果一國持有大量外債,若其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則其外債以本國幣值計算會迅速攀升,外債需要償還的利息也會增加,將會增加償債的負擔,由於一般來説一國大部分外債的債務人是該國政府,貶值將極大衝擊該國政府的財政。2002年拉美金融危機中的巴西就是一個例子。那年,巴西裏亞爾對美元貶值52.3%,巴西持有外債總額達到8811億里亞爾,相噹噹年GDP的55.9%。當年共支付外債利息1139億里亞爾,比2001年的864億增加275.25億里亞爾,利息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7.19%上升到8.43%,上升了1.24%。因此,在中央銀行非獨立的國家裏,政府為了控制赤字而保持穩定匯率水平。
  第二類,如果一國需要抑制通脹,則該國在貨幣戰爭中也處於劣勢。但這與國家的進出口結構有關。如果是進口依賴型經濟,則其本幣貶值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攀升,帶來輸入型通脹壓力。許多新興市場國家,都長期處於通脹狀態,此時貶值本幣不啻為雪上加霜。2002年巴西裏亞爾大幅貶值之後,2003年巴西的廣義消費者物價指數IPCA(相當於CPI)迅速上升為兩位數。東南亞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也面臨這一挑戰。
  第三類,如果一國的金融體系內存在大量熱錢,那麼關於該國本幣將貶值的信息將形成對該國貨幣的貶值預期,引發資本外逃。2002年拉美地區的凈資本流出量是39億美元。在資本外逃的衝擊下,2003年巴西GDP全年增長乏力,直到2004年增幅才有所回升。
  事實上,看去年8月以來的各國或地區的實際有效匯率指數變動,確實明顯存在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持續升值、發達國家貨幣持續貶值的分化現象。日本、美國、英國的貨幣匯率均有較大幅度貶值,而韓國、中國、中國香港、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卻有較大程度的升值。
  面對當下的全球貨幣政策格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月初&&中國央行已做好了應對措施,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其他機制的安排方面,都會充分考慮到國外主要央行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現實。這番談話似乎暗示人民幣也存在貶值的可能,雖然我們認為人民幣中長期是“對外貶值,對內升值”的趨勢,但短期人民幣主動貶值在某些方面受制於一些因素。由於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的主要債權國,貶值本幣首要需要考慮的是來自通脹和資本外逃的壓力。
  在經歷了去年下半年的低通脹時期之後,今年2月CPI達到了3.2%,對此,央行行長周小川13日&&,央行高度警惕通脹,打算通過貨幣政策等措施穩定物價和通脹預期。無疑,人民幣貶值與央行控制通脹的目標相背離。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資本流入我國的規模逐年穩步增長,而與此同時我國也經歷着持續增長的資本外流。中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帶來的雙順差下的外匯儲備充足,掩蓋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中國加入貨幣戰爭,製造貶值預期,會加大資本外逃的壓力規模和速度。大量資本外逃的直接後果可能會導致國際支付危機,進一步危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後果將不堪設想。(作者單位:陳光磊:宏源證券,劉彼得: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貨幣戰爭陰影下 人民幣何去何從 2013-03-27
《釣魚島背後的貨幣戰爭》 2013-03-27
日元貶值會否引起“貨幣戰爭”? 2013-03-18
全球貨幣戰缺少推動暫時偃旗息鼓 2013-03-06
黑田不惜代價抗通縮 貨幣戰爭風險加碼 2013-03-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