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地方細則宜細不宜粗
2013-03-27   作者:馮海寧(財經評論員)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3月底是“國五條”地方細則&&的時間“底線”,然而很多地方仍在觀望,似乎等着去效仿。25日,“粵五條”率先&&,拉開了地方細則亮相的序幕,無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還是細則中的一些亮點,都值得稱道。
  比如,針對目前房地産市場分化這一特點,“粵五條”要求廣州、深圳公布房價控制目標,意味着這兩個城市是調控重點,將會從嚴調控。再如,要求2013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完成房地産數據的聯網,這實際上是在為開徵房産稅、精準調控做準備。
  但坦率説,“粵五條”給人的驚喜太少,只是對“國五條”的響應和轉發,自行“發揮”或者説創新之處不多。尤其是對“國五條”中規定的個稅、信貸、房産稅等政策,“粵五條”本應進一步明確卻未明確,讓人遺憾。
  比如,“國五條”要求“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但具體標準沒有明確。對於廣東二套房貸款首付幾成、利率多少,“粵五條”中也未明確規定。儘管這些問題應該會在深圳、廣州細則中有明確規定,但在“粵五條”中未出現,難免給人“踢皮球”的印象。
  再如,“國五條”中要求“賣房徵收20%個稅”,被認為是對投資投機最具殺傷力的狠招,而“粵五條”沒有明確20%的個稅怎麼徵收。那麼,廣東方面究竟是在等待國稅總局&&個稅徵收辦法,還是讓廣州等地自己&&具體辦法呢?
  如果每個地方的細則都是含糊其辭,恐怕這一輪樓市調控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地方細則應該“細”,而不應“粗”。國家&&的樓市政策已經很“宏觀”了,如果省級政府&&的政策繼續“宏觀”的話,顯然會給各城市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間和政策漏洞。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過往經驗表明,每一輪樓市調控都有一定效果,但多表現在政策&&之初,調控“虎頭蛇尾”的教訓很多,希望這一輪調控能從始至終保持足夠的力度,要嚴禁地方政府私自放鬆調控政策,對違規者嚴厲問責。
  無論是穩定房價還是讓房價回歸合理,根本之道是徹底改變市場預期。這既需要宏觀調控政策給力,也需要地方操作細則發力。調控政策越明細,説明調控決心越大,政策漏洞越少,權力不作為的空間越小。反之,調控政策越粗放,越會給市場傳遞調控決心不大的信號。期待每個地方的細則“細”起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廣東“國五條”細則率先落地 2013-03-26
對樓市剛需應當降稅而非增稅 2013-03-22
中國樓市國五條新政純屬虛驚一場 2013-03-13
住建部秦虹:國五條抑制投機 購房者不必恐慌 2013-03-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