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尚德這個曾經是中國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最近無奈宣布破産重整,7年前的中國首富施正榮,也從人生頂峰黯然隕落。據了解,截至今年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餘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 人們可能會問,是鉅額的債務壓垮了無錫尚德還是其他原因?下一個無錫尚德是誰?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到底怎麼啦? 從表面上看,鉅額債務確實是無錫尚德的直接導火線。但是,這不是它垮&的根本原因。筆者認為,其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太陽能光伏産業的技術還不成熟,污染大,開發成本高;二是國內地方政府盲目投産,出現嚴重的重復建設,導致廠商競相壓價;三是美國、歐盟等國對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實施“雙反”等狙擊措施,導致出口成本劇增,出口大幅度下降。 事實上,國際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在這一領域實現重大的技術突破。我們知道,太陽能光伏産業的主要核心技術是原料提純和太陽能電池。雖然美國的FirstSolar公司掌握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但是推廣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而多晶體硅的提純與生産污染很大,這一問題並沒有解決,因此太陽能電池生産在美國不可能開展大規模化生産。2011年以來,多家美國太陽能光伏企業陷入財政困難,而且得不到政府財政補貼,於是申請破産或者陷入破産困境。2011年8月15日、8月19日和9月1日美國太陽能公司evergreen、spectrawatt和solyndra宣布停止生産並提交了破産保護的申請。2012年開始,能源轉換設備公司在密歇根州法院申請了破産保護,聯合太陽能和美國的太陽能信託也申請了破産保護。美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紛紛破産倒閉決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因為這方面的技術沒有實現重大突破,沒有解決功率密度低、成本太高、原件製造污染嚴重等問題,沒有實現大規模化生産。因此,美國政府實際上開始放棄對太陽能光伏企業的補貼實際上就是放棄對該項産業的支持。也許美國政府認識到,太陽能光伏産業目前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産業。 再看一下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的情況,我們的企業處於技術的低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的産品主要用於出口。一旦國外的核心技術得不到保障(自己又沒有掌握),而且出口的道路又被美歐阻止,其結果可想而知。這樣一來,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生産的大量産品只能轉為內銷,但由於其産品成本高、價格高,在國內沒有什麼需求。嚴重的供求矛盾必然導致企業出現嚴重虧損。2011年以來,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出現全行業的虧損,國內最大的兩家太陽能光伏企業無錫尚德和新餘賽維已經負債接近100億元,也許下一個破産企業就是賽維。其他企業也是慘澹經營。毫無疑問,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面臨經濟的“寒冬”,而且這才是剛剛開始。 今日中國太陽能光伏産業的悲哀留給我們什麼呢?筆者認為,一是企業不要急功近利盲目上馬,首先要把基礎打好尤其是要掌握核心技術,這樣才有利於形成核心競爭力。二是地方政府不能片面追求政績,盲目上馬上新項目。三是中央政府不要隨便給企業優惠和補貼,這樣不僅容易遭遇國際貿易摩擦,而且容易導致企業追求短平快,使其不去追求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