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的困惑和不安
2013-03-18   作者:張立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中國股市在經濟活動中已經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在2008年股市泡沫破裂後,受傷的投資者再也不敢在股市火中取栗。因此,缺乏全民性的投機熱潮就難以支撐中國股市有什麼起色,畢竟一些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沒有吸引力的回報率。
  這種狀態最近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深陷危機的美國,道琼斯指數竟然創下歷史新高。據統計,從2007年8月1日到2013年3月7日,美國道琼斯指數上漲8.46%,而同期中國上證指數則下跌了48.01%。但是,在2007年至2011年,中國人均實際國民收入累計增長41%,美國則下降了2%。
  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在經濟危機以來,巴西散戶交易量跌到了1999年來最低水平,俄羅斯共同基金宣布連續16個月資金流出,這是至少自1996年以來最嚴峻的局面;印度退出股市的人數則達到了兩年來最高水平。這意味着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儘管經濟增長率好於美國,但股市卻讓人避之不及,數據顯示金磚四國股票交易達到了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競相寬鬆,各國央行正在發動一場貨幣貶值的競賽,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國家。那麼,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為何如此慘澹?實際上,新興市場國家儘管沒有被拖入危機,但卻呈現危機前的一些形態,部分結構性的問題讓未來變得暗淡和憂慮。尤其是,在這種基本面下,可能投資者選擇的公司也越來越少。而在美國,危機已經暴露,最壞的日子已近過去,系統風險已經釋放,對於企業而言也是如此,在資金如此廉價的情況下,投資股市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2008年,中國上證綜指從5000多點一路跌到1600余點的低點,寬鬆的貨幣政策令大量廉價信貸資金涌入股市抄底,這一指數反彈了近一倍。但是參與者大都是機構投資者或者企業,傷心的散戶並不為所動,尤其是他們的賬戶縮水嚴重基本被凍結了,很多家庭利用較低利率的信貸投資價格大幅下跌的住房,這也分流了大量資金。
  隨之而來的貨幣數量緊縮政策,推高了市場真實利率,大量資金涌入民間融資市場,高收益率的信託以及其他理財産品火爆起來,資金能夠安全的獲得高收益,股市成為遺棄的資金泥潭,在不斷掙扎中,緩緩的下跌。
  過高的貨幣存量導致任何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的想法,都會增強通脹預期與住房價格的上漲,但資金絕不會流入股市,因為貨幣政策變得謹慎,而除了銀行業利潤率較高之外,其他産業都面臨産能過剩的壓力,而表現較好的地産和白酒行業,都受到了打擊。
  在傳統産業將要迎來一次殘酷的生存競爭之際,新興産業並沒有崛起。這種格局讓投資者難以選擇。貨幣政策不可能繼續提供廉價的過剩的流動性,宏觀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仍需努力。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趨勢與産能過剩給予企業的壓力,讓經歷過股市泡沫破裂的人再也不敢輕易有炒作的衝動,除非企業盈利狀況得到整體性的好轉。
  但是,人民幣國內購買力繼續在降低,2月份的CPI超過了3%,政府也在嚴厲抑制樓市投資行為,如果不想儲蓄被通脹血洗,中國人還有什麼投資手段嗎?這讓人困惑和不安。事實上,美國的股市上漲也促進了財富重新分配,就如中國的樓市一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投資者保護:集體訴訟制優於代理維權制 2013-03-18
規範市場,投資者協會不能再缺席 2013-03-18
麥考林遭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 2013-03-16
中小投資者怎樣尋求法律幫助 2013-03-16
研究增設“投資者保護”專章 2013-03-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