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和金融改革 需中性貨幣政策
2013-03-12   作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新增貸款6200億元,環比下降42%,M2餘額99.86萬億元,同比增長15.2%,高於13%的擬定目標。當前M2從2002年的16萬億升至今年2月末的99.86萬億,居全球之首。
  當前貨幣超發問題令人關注,但確實無法準確計量,因為任何精湛的數據模型都無法精準反映央行究竟應發多少貨幣,超發了多少貨幣,我們只能用通脹預期和資産價格泡沫程度,判斷貨幣供應量是否偏離均衡狀態。
  誠然,GDP是經濟新增産值概念,而M2是貨幣供應量的存量概念,兩者並非一一對應關係,但二者的對比關係衡量貨幣超發具有參照意義。如M2可描述為某一時點下經濟可資動用的可支付能力,它凸顯的是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即一旦某一時點社會存量的支付規模與GDP之比超過均衡狀態,引發通脹預期和資産價格泡沫,就可傳導出貨幣超發信號。
  另外,把土地等要素資源的貨幣交易化,僅看作是貨幣供應量增加而對GDP影響有限是一種認知性錯覺,因為土地等要素資源交易貨幣化過程,也是創造GDP的過程,如土地貨幣交易化實際就是土地的級差地租計入當期GDP。無交易也就無所謂信用創造,M2與GDP雖非一對一關係,但其配比關係是存在的,在勞動生産率穩定下,GDP增幅低於M2增幅,反映的就是貨幣超發和單位貨幣購買力貶值。
  那麼,目前貨幣超發是基於宏觀層面還是商業銀行層面,即貨幣內生還外生?我們認為,在信用貨幣本位下,貨幣是外生給定的,基於一些政策,直到超發貨幣下鑄幣稅的邊際收益低於財政發債和徵稅收益。正所謂市場是水,政策是器皿,若把信用本位下的貨幣或紙幣供應量理解為內生,那麼只需市場化的金融結算體系就可,如同哈耶克倡議的商品貨幣本位。
  目前,貨幣政策、資本管制和結售匯制,使央行承擔了類似商業銀行的資金融通職能,如貿易順差下的外匯佔款,實際上是把本已出口的國內儲蓄,通過結售匯制以外匯佔款的形式再次在國內具有了支付能力,並成為了M2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貨幣乘數穩定下,外匯佔款實際就是貨幣超發,會産生通脹和資産價格上漲預期。
  同時,當前地方政府和國企負債融資下的信用創造是貨幣超發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和國企積極負債投資的信用創造,一則在外匯佔款帶來的貨幣超發令M2增大,固化貨幣超發;一則利率管制、對居民投資渠道的限制等金融抑制,使居民除銀行存款外,缺乏其他更安全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因而,這種國企投資等帶來的外生性政府信用創造,實際是寬鬆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匹配下的一種市場信用增大,貨幣超發不是市場內生,而是外生性的。
  事實上,近年來一些商業銀行持續面臨的吸儲壓力,金融脫媒現象日益突出,通脹預期持續發酵等,穿透出在通脹預期下,私人部門越發出現了盡快把手中的通貨和存款花掉的動機,最近幾月房産交易激增,人們對房價上漲預期強化等,顯然是貨幣超發下的市場心態。
  當前通脹預期趨強,房價泡沫高位堅挺,商業銀行吸儲難度增加,金融脫媒深化等,反映繼續維繫寬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邊際收益可能低於其成本,而貨幣政策回歸中性,則可促進經濟轉型和金融改革的深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今年貨幣政策“穩中從緊”概率大升 2013-03-12
今年貨幣政策整體穩健 2013-03-11
上半年貨幣政策無收緊可能 2013-03-11
2月新增貸款低於預期 上半年貨幣政策無收緊可能 2013-03-11
貨幣政策逐步收緊 産業政策將大行其道 2013-03-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