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説明房地産調控錯誤?
2013-03-12   作者:每經評論員 葉檀  來源:
分享到:
【字號

 
  葉檀
    “國五條”&&,雖然20%的個人所得稅並未&&落地細則,但離婚潮、提前買賣房屋規避稅收已經出現。北京住建委最新公示的網簽數據統計顯示,同期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達到了9400套,環比上一週(2月23日~3月1日)增加140.5%,與上月同期(2月2日~8日)相比大幅增加279.5%。據説,一些城市的離婚家庭比正常時間多出三、四倍。
  以離婚規避限購,證明很多人把經濟利益暫時置於家庭親情之上。既然一些人能夠毫無顧忌把千余頭死豬扔進江,既然開着寶馬車的人曾經堂而皇之地申請經濟適用房,既然房地産已經成為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財富,在這樣的文化與財富土壤下,出現離婚規避限購、規避稅收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更何況,暫時離婚並非永久離婚,購房、産權分離後出現復婚潮,可以想見。
  這是經濟人的理性選擇。
  經濟的問題、稅收的問題,必須理性處理。筆者並非主張突破道德的底線,而是想指出,明確的預期才有明確的行為模式,在中國現實下,明確的預期可能與發達經濟體完全不同。
  對於某些國人而言,為房産離婚、復婚也許是對家庭財産負責的做法,並非道德上的劣跡。西方人對於房産的興趣向來不如東方人強烈,中國、日本的購房潮時期,房價的增速遠遠超過美國次貸危機前房價的增速。
  如果推出房産稅,並對自住與改善型需求規定免稅額,相信會杜絕中低收入階層的假離婚現象。對於高收入階層而言,他們就會把房産稅預期納入投資收益的考量範疇,對投資做出更為精準的決定,而不是以離婚作為手段規避政策。只要房地産繼續作為家庭的支柱財産,那麼,就會有人尋找各種方式規避重稅,相信未來中國與美國一樣,稅法專家會大行其道。
  也許在西方發達經濟體眼中,中國的離婚潮是政府重稅倒逼的結果。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財富構成,使得各地的標準不盡相同。我們無法評估在土地財政與房産稅之間,哪一個影響更大一些。比土地財政更糟糕的情況只能是,在徵收房産稅之後,土地財政不降反增。
  另一則案例也能夠證明各方對於泡沫的理解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的社會特色。
  房地産價格屢調難降,房地産市場本無泡沫的言論浮出水面。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祥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天&&,“碰一下就破的就是泡沫,硬的沒泡沫,打都打不爛的不叫泡沫,過去五六年各種手段都沒有把房地産壓下去,這就沒有泡沫了。”此論違反常識,泡沫時間有長有短,短的一、兩年就崩盤,長的可以到五、六年以上,甚至十幾年。
  目前統計房地産泡沫以房價、居民收入、貸款增長等方式進行統計,但此類國際通行指標在中國房地産市場偶爾失靈,存在着非常奇特的現象。
  雖然房價收入比畸高,雖然黑燈率很高,但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依然是最優質的資産。原因在於,中高收入階層掌握大部分資産,他們甚至不必依賴銀行借貸就能擁有數套房産,而中低收入階層把房産當作立身之本,集家族之力償還借貸,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把房産拱手讓給銀行。大部分購房者仍然把大城市作為事業的起點,想方設法在大城市買房。
  中國的房地産泡沫崩潰的表現,並不在於按揭貸款崩潰,並不會像美國一樣,房産價格下降、二次抵押者把房産交給銀行,最大的可能性是,富裕群體集體拋棄擁有的多套房地産,轉戰到境外,地方政府以土地抵押的負債大部分成為壞賬,到那時,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地方政府與銀行的資産負債表急劇惡化,債務危機大爆發。逐漸減少土地依賴,逐步縮小貧富差距,逐步減少空置率,才是軟着陸的根本。
  中國需要自建反映特色的指標系統,這不是掩耳盜鈴,拋棄PM2.5指標另創自己滿意的數據,而是根據更精準的數據更好地反映市場風險。不拋棄PM2.5,同時建立自己的指標與調控系統,才是根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地産信託融資佔比連續兩月居首 兌付風險或加大 2013-03-12
前兩月我國房地産投資增長22.8% 2013-03-10
2013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情況 2013-03-09
徐紹史:當前房地産用地供應非常充足 2013-03-09
葉檀:重看4萬億與房地産政策 2013-03-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