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讓消協成公益訴訟主角
2013-03-09   作者:劉武俊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字號
  “315”即將到來,消費者權益保護再度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主題。據報道,全國人大代表高明芹建議修改消法時明確消協有權提起公益訴訟。她準備提出關於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議案,建議明確消費者協會對侵害廣大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
  1994年開始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名副其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傘。不過,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佈的時間較早,立法上的缺憾日趨暴露,顯得有些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不合時宜,不利於政府機關依法行政,也不利於消費者依法維權。特別是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增加了公益訴訟的內容,有必要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法律上確定有關機構或組織尤其是消協有權提起公益訴訟,以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協提起公益訴訟其實是有法律依據的。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增加規定了公益訴訟制度,明確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協會顯然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中的“組織”範疇,並且是最合適的消費類公益訴訟主體。民訴法有關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是消協提起公益訴訟的重要法律依據。
  當然,新民訴法並沒有具體規定消費類公益訴訟的提起主體是消協,也沒有具體規定由什麼法律明確消費類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這就有必要通過修改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一步明確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有權提起公益訴訟。在民訴法依然沒有明確將公民個人能否作為公益訴訟主體的情況下,由消協提起公益訴訟顯得更為必要和迫切。
  公益訴權既是消協的權利,也是消協的責任。消費者協會是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民間社團組織,是廣大消費者的“娘家人”。消協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諮詢、調解、協商等,不過提起公益訴訟更是消協維權的“殺手锏”,尤其是針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惡劣行為,消協有權利更有責任提起公益訴訟,為廣大消費者討回公道。
  消協在維權方面顯然比消費者個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消費者在提起維權訴訟時往往面臨訴訟成本過高、取證難、鑒定難、費用高、程序複雜、耗時耗力等諸多困難,對於消費糾紛數額較小的事件,相當多的消費者衡量維權成本後,出於各種原因不願意維權。在諸如三鹿奶粉、問題膠囊等群體性消費事件中,消費者往往勢單力薄,舉證困難,消費維權常常陷入尷尬境地。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的“霸王條款”屢批不改,僅憑單個消費者的力量往往難以撼動。無論從程序成本還是實體正義上講,公益訴訟都是相對最佳的選擇。從程序成本上説,個體訴訟成本往往較高,而公益訴訟中的每個消費者都可以獲得賠償,訴訟成本經過分攤就明顯降低;從實體正義上講,假設一個假冒産品侵害了100名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個體訴訟只能解決一個人的求償權問題,而公益訴訟就可使其他99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賠償。消協的組織力量和團隊優勢、專業服務,無疑在維權訴訟上比消費者個人更勝一籌。一旦引入消費維權公益訴訟,當發生涉及多數消費者利益的群體性消費事件時,消協可以出面代表處於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商家侵害消費者權益。
  賦予消協公益訴訟訴權,可以更好地激活消協的維權活力和挖掘維權的潛力。目前,各地消協只能為消費者提供諮詢服務和法律支持,這對於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來説,還遠遠不夠。早在2011年,就有22家城市消費維權單位聯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出建議函,呼籲賦予消費者組織代表不特定多數消費者進行公益訴訟的權利,方便為消費者“出頭”。既然新民訴法已經確立了消費公益訴訟制度的法律地位,有關部門就應該趁熱打鐵,盡快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賦予消協公益訴訟訴權。
  由消協提起公益訴訟實際上已經有了先例,首例消協作為原告打贏3元錢公益官司的案例曾入選2012年十大公益訴訟。2012年3月,無錫市消協作為原告,將無錫一家火鍋店告上了法院,要求退還強制消費的一次性餐具費用3元,並要求商家停止這種強制消費行為。該案對公益訴訟入法之後,各地消協作為公益訴訟原告提起公益訴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消協而言,公益訴訟訴權既是權利更是職責,消協要積極作為,積極行使公益訴權,而不能消極不作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高明芹代表:修改消法時明確消協有權提起公益訴訟 2013-03-07
中消協:2012年受理54.3萬件投訴 質量問題過半 2013-02-19
消協提醒:家電贈品也可享“三包” 2013-01-08
消協回應連雲港165元天價炒麵:已退還多收30元 2012-10-05
中消協3個月內3次炮轟蘋果 2012-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