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福生科索賠不如贖回
2013-03-07   作者:周科競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萬福生科造假案又給投資者上了一課,造假上市的責任應該由誰來負,損失應該由誰承擔,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説法,就算把相關人士都處理了,中小投資者的損失怎麼辦?自認倒楣還是應該給一個説法?本欄認為,如果想讓A股市場成為值得投資的場所,萬福生科造假就必須要賠償投資者。
  其實類似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在香港股市也曾發生過,人家不需要投資者上訴,也不需要投資者找證據證明自己確實虧錢了,而是直接讓造假者按照高於發行價的價格買回投資者手中的持股。這樣做效率極高,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最大,對造假者的懲罰也最足。
  本欄認為,如果萬福生科造假屬實,那麼萬福生科的大股東、上市公司和保薦機構都有義務賠償投資者,公司高管個人和保薦人也應承擔連帶責任,假如管理層規定造假上市一旦被發現,就必須把發行在外的股票全部按照高於發行價的價格買回,然後公司直接退市,那麼造假上市者必然會重新思考是否還要選擇造假上市的道路。
  現在上市公司造假,收益太大,處罰太低,如果長期保持這樣的格局,最終必然是造假者越來越多,誠實者因為業績拼不過造假者,要麼成為新的造假者,要麼處於被冷落的位置。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利於資源優化配置,不利於體現A股市場的投資性。
  投資者根據公司發布的公開信息購買股票,如果這樣也要受到懲罰,就是在給價值投資蒙羞。如果推出造假者按照高於發行價的價格買回股票的政策,那麼即使上市公司被懷疑造假,投資者也不會因此盲目拋售股票,如果公司最終被證監會證明造假,那麼投資者也能夠以高於發行價的價格賣出持股,不會受到投資損失,這樣也就鼓勵投資者根據公開信息交易,而不是道聽途説,總想獲取內幕信息。
  把投資者索賠轉變為大股東回購,不僅讓投資者遇到上市公司造假時免受損失,同時也能讓股票價格波動平穩,不會因為造假傳言而導致投資者不知所從。如果造假上市被發現能夠有大股東買回股票保護投資者,那麼新股IPO價格對股價的支撐力度也將更加明顯,畢竟不少投資者會選擇在IPO價格下方購買股票,尤其是認為公司有可能造假的時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聯重科再度否認財務造假 2013-02-06
康美藥業被指財務造假股價跌停 基金受重挫 2012-12-18
北京城建集團被舉報 或涉財務造假騙貸3億 2012-12-14
美邦服飾否認財務造假 2012-10-16
新荷花重蹈財務造假覆轍 5委員曾審新大地 2012-09-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