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面臨新産業形態挑戰
2013-03-07   作者:陳東海(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有報道稱,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製造商富士康已在中國幾乎所有廠區下達招工凍結令。過去很多年,富士康一直對於勞動力有着巨大的渴求,甚至各地政府動用公權力和財政力量為其招工。最近富士康一外部招聘人員稱,富士康今年對工人的需求與2009年一樣低。
  2009年全球正在經濟危機的深淵裏,富士康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低迷是容易理解的。而對這次停止招工的原因,有傳聞説是iPhone5訂單下降導致的,富士康和蘋果公司對此都予以否認了。考慮到從2011年7月起,富士康提出三年引入100萬台機器人戰略,所以停止招工的原因或許不是蘋果産品市場的原因,而是生産方式的重大調整與變化。
  富士康的大規模集中生産,是中國製造業多年來輝煌的主要象徵,也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全球製造業和國際貿易生態的主要代表。這種産業形態典型地體現了以下特徵:産品製造與設計、銷售相分離,製造業倚重廉價勞動力和高度發達的物流業、由過度消費和産能無限擴張作為這種産業形態的經濟基礎。
  之所以這些年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中國製造能冠絕全球,是因為中國在全球有獨一無二的兩大優勢,契合了近20年來全球産業形態。一是物流和産業集群的優勢,一是生産成本的優勢。由於中國的連年的超高投資,使得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物流形態在全球有着明顯的優勢,加上幅員和人口的原因,使得中國製造取得了無與倫比的集群的效應。這一優勢,使得各新興和欠發達經濟體無法與中國製造業競爭。更重要的,是中國低人工成本和低環境成本,取得了對於發達經濟體絕對的競爭優勢。
  但是一定時期和一定産業形態下的優勢不是可以永久享有的。一個成熟的産業形態,在穩定一定時期以後,一定會遭受創造性的破壞,從而出現新的産業形態。二戰前後,工業化是主要的産業形態;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工業國家工廠外移、去工業化為主要産業形態;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製造業外包、服務業佔主導為主要産業形態;21世紀初,全球信息化為主要産業形態,這個時期的産業形態主要體現為: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産的普及、智能産品的廣泛應用、人們生活和工作廣泛依託網絡和IT等信息化工具。
  每次産業形態的變革,均推動了製造業形式的變化以及産能在全球的重新布局。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工業化國家製造業外包,這個時期製造業在全球重新布局的推動力量主要是成本因素,即製造業在全球尋求廉價勞動力,所以全球製造業的重心陸續落在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身上。21世紀以後,智能化逐漸普及,因此出貨量、及時性成為生産和國際貿易的主要要求,所以擁有大量熟練勞動力、運輸和物流非常發達、産業集群效應明顯的中國最具有優勢,使得中國成為獨一無二的“世界工廠”。
  由於最近一次産業形態對應的經濟結構是: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和少新興經濟體産能過度擴張。在2008年全球危機爆發後,這种經濟結構産生的弊端暴露無遺,所以,發達經濟體以去杠桿為首要經濟使命,新的經濟基礎即將出現,那麼新經濟基礎對應的産業形態必然變革和升級。因此,中國製造適應的經濟基礎及其産業形態將會變更。另一方面,中國製造當前對應的産業形態,植根於價格競爭,所以適應於過度消費的社會。然而,在過度消費和債務危機被矯正以後,適度消費成為主流,消費必然升級,價格競爭的重要性下降,將帶動産業方式轉變,如3D打印等等,都對中國製造提出了挑戰。
  另外,即使是在原有的産業形態下,中國之前的優勢也在動搖。一是低成本優勢正在變成劣勢。由於這些年來中國超高速發行貨幣,使得中國的通貨膨脹較高,人們簡單生活成本上升很快,廉價勞動力對比於周邊一些國家不再廉價。同時,中國大面積的環境污染事件(如霧霾、地下水污染等)表明中國已經到了環境承載極限,所以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正在無可避免地逐漸喪失,一些國際企業正在離開中國,主要是向東南亞遷移。再一個是,考慮到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産率的關係,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在部分領域美國重新獲得了競爭力。最近蘋果電腦生産製造搬回美國,就是一個例子。第三,由於中國老齡化加劇、勞動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紅利拐點出現,傳統製造業外遷是自然現象。第四,由於技術、增值服務等在産品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簡單勞動力在産品價值中的地位越發萎縮,也使得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的中國製造面臨困境。
  所以,即使在當前這种經濟基礎和産業形態下,中國製造業的許多優勢也將逐漸動搖消失。而由於技術進步以及消費升級,將導致新的經濟基礎出現,出現新的産業形態,而新的産業形態將對製造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並可能導致製造業重心在全球重新分佈。所以,中國製造在未來能否保持地位,關鍵看是否能適應新的經濟基礎和産業形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國非製造業活動指數連續第38個月擴張 2013-03-06
美國公布2月份供應管理學會非製造業綜合指數 2013-03-05
2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 2013-03-04
15%美國企業將撤離中國 製造業成本上升係主因 2013-03-02
2月製造業為PMI50.1% 經濟運行仍處企穩區間 2013-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