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改革首先需解決負債問題
2013-02-27   作者:劉曉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根據最近的相關報道,鐵道部內部人士透露,鐵道部被併入交通部已是八九不離十的事了。
  無論該方案是否確實,鐵道部的改革都令全社會關注。這項改革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可能並非是部門行政職能整合等。如何解決之前鐵路超前投資下的負債僵局將是關鍵。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鐵道部負債26607億元,資産負債率達61.81%,同期鐵道部虧損85.41億元;同時鐵道部計劃2013年的投資將達5200億元,高於去年5160億元的水平。這些不斷持續擴大的鉅額負債如何處置,今年及未來鐵路投資的可持續性等,正考驗着這項改革。 
  根據2011年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的文件,鐵道部發行的中國鐵路建設債券被定性為政府支持債券。一旦鐵道部併入交通部,鐵道部發行的鐵路建設債券將如何定性?若保留政府支持債券性質,享受政府信用背書,那麼隨着鐵路系統政企分離改革的推進,這些債券的債務人(現鐵道部)與使用受益人(政企分離後的鐵路公司)將被分離,而這些鉅額債券將面臨委託代理和道德風險。 
  同時,儘管目前鐵道部&&今年的5200億元投資已落實,但若併入方案落定,那麼這些已落實的資金也可能將面臨變數。一則未來新增負債將逐漸變為公司債或企業債,而在鐵道部這個政企混合體在併入交通部後不復存在下,市場自然不可能繼續把鐵路系統的新債視為政府支持債券。銀行等將對鐵路系統的貸款等進行重新定價,鐵路系統的發債成本高和融資難問題都可能會更加凸顯。 
  如此一來,在鐵路系統現金流更多倚重融資活動下,其債務隱去了政府信用支持,鐵路系統的在建、續建等一些項目將面臨無米下鍋,甚至爛尾風險,並致使鐵路系統負債風險市場化、社會化,即鐵路超前的投資負債風險,通過鐵路系統的政企分離向市場和社會發散,從鐵道部分離的鐵路企業僅承擔有限責任。我們認為,鐵道部撤併入交運部等新一輪大部制改革,承載的是政府與市場邊界的重新厘定,是對一些缺乏規範的權力進行制度性設防,讓市場真正作為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的主導,使政企既相輔相成又涇渭分明。 
  因此,如果鐵道部真的併入交通部,首先需要考慮好鐵道部的數萬億負債的問題。可行的方式是採取路網分離等改革,把鐵道部的經營性資産分拆為基礎路網建設公司、運力調度公司和客貨運運營公司,以快速推進鐵路系統的市場化改革,進而把鐵道部發行的鐵路建設債券國債化,以國有資産的名義分門別類地注入鐵道部分拆後的企業,以降低鐵路系統的整體負債水平。同時,可以考慮放緩2013年全國鐵路建設投資計劃,即在鐵路系統政企分離後,今年新建鐵路項目的發債將採取公司債和企業債形式,以通過市場投融資博弈等檢驗新建和再建鐵路項目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可行性,倒逼鐵路系統建設運營的市場化,令舉債有約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鐵道部發布新版鐵路主要技術政策 2013-02-20
鐵道部:用搶票軟體如同闖紅燈 已實施技術手段 2013-01-23
鐵道部先端正態度再談解決“一票難求” 2013-01-21
鐵道部4.3萬億資産負債過半 今年新投資6500億 2013-01-17
鐵道部4.3萬億資産負債過半 今年新投資6500億 2013-01-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