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重點城市房價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史上最為嚴厲的調控政策(新國八條)受到嚴重挑戰,房價對調控政策的抗藥性正在急劇增加,調控政策漸漸失效。就在這個當口,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新國五條”,看來市場關於調控加碼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這再次彰顯了政府調控樓市的堅定決心。
當然,對於“新國五條”最終效果如何,有許多懷疑、質疑的聲音。有質疑聲音認為,“新國五條”過於籠統、空泛、不具體、老生常談,操作性差,效果有待觀察。但是,筆者認為,“新國五條”是綿裏藏針、暗藏殺氣。之所以給人以籠統、空泛、老生常談的感覺,主要是目前的房地産市場與過去相比較有了很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地區城市差異性很大。我們知道在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同時,一些二三四線城市房價正在下跌,房地産呈現崩盤跡象。“新國五條”照顧到了這種差異性,給各地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相應調控細則預留了較大空間。
“新國五條”對房地産調控在定位上有所突破。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産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定位到“基本政策”上表明房地産調控必將是一個長期任務,各項調控政策必將要長期堅持。這個定位擊碎了一些人寄希望於調控是短期行為、權宜之計的夢想,擊碎了一些人拿什麼經濟規律否定調控的幻想。
“新國五條”明確要求擴大限購政策範圍,既是對限購政策的肯定,更表明調控房價的決心。“新國五條”要求,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採取限購等措施。限購政策擴大是調控升級、加碼的重要表現之一。對整個房地産市場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新國五條”最大的亮點、最具體的措施是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此前,關於房産稅試點是否擴大範圍爭議很大、議論很多、民眾關注度很高。“新國五條”明確房産稅擴大試點使得這一政策有了一個清晰預期。那麼,房産稅試點範圍如何擴大呢?擴大到哪些城市?徵收對象如何確定?稅率多高?都需要進一步制定實施細則來明確。
筆者認為,房産稅擴大到哪個城市需要參考兩點:一是房價漲幅是否過快,投機投資性需求是否旺盛;二是徵收房産稅的條件是否具備?包括房産登記系統是否聯網、健全等。今年房産稅試點擴圍應該總結上海和重慶試點經驗,採取“寬門檻、高稅率”的思路。從地區上來説,今年至少應該擴到北京、廣州和深圳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今年應堅決推出房産稅。明年再考慮向其他省會城市擴圍。從徵收對象上實行較為寬泛的原則,如果按照套數計算,應該從第三套以上住房開始徵收房産稅;如果按照人均居住面積計算,應該按照人均60平方米以上徵收房産稅。也就是説,房産稅徵收對象應該定位在大戶型、多套房和別墅類住房上,大多數普通百姓不能成為房産稅徵收的對象。然後,實行較高的房産稅稅率,比如年稅率確定在5%以上。房産稅既要起到抑制房價、完善稅制的作用,更要避免誤傷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