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以人查房”是把雙刃劍
2013-02-19   作者:楊金溪  來源:大眾日報
分享到:
【字號
  2012年下半年以來,頻發的“房叔”“房嬸”等事件令住房信息系統成為一些腐敗官員的夢魘。近段時間,一些地方加緊&&了房屋信息查詢規範,這些規範對輸入人名查詢名下有多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專門約束,這在此前已&&的規範中並不多見。(2月18日南方都市報)
  筆者認為,“以人查房”既有利又有弊,是把“雙刃劍”,在執行過程中有必要權衡利弊,最終實現揚利除弊。
  説其有利,是因為對“以人查房”作出專門約束,是對市民個人住房信息安全的保護,也是對個人不動産隱私的保護。“以人查房”暢行無阻,會侵犯公民合法權益,許多國家已對“以人查房”作出了嚴格的控制。
  説其有弊,是因為此舉等於變相保護一些腐敗官員的非法所得房産。這樣,腐敗官員的房産信息,不再可能進入公眾的監督視線。這些腐敗官員可以高枕無憂,不必惶惶不可終日了。甚至因為有了這種保護,在腐敗的路上越走越遠。
  現實生活中,一些腐敗官員的非法收入,大多變現為購買大量的房産。一旦公眾監督視線指向腐敗官員的房産信息,這些腐敗官員往往因此落馬。自2012年10月廣州“房叔”蔡斌被媒體曝光後,各地“房多多”層出不窮,從“房叔”、“房嬸”到“房爺”、“房姐”、“房妹”,房産套數一個比一個多。日前,廣東陸豐又爆出一名“房警”,有人舉報陸豐市公安局原副局長趙海濱擁有192套房産。由此可見,對“以人查房”作出專門約束,等於關閉了公眾監督腐敗官員房産信息的大門。 
  面對約束“以人查房”這把雙刃劍,如何揚利除弊呢?筆者認為,首先,官員房産信息不能納入保護範疇。這是因為,政府官員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資源,有可能利用這些公共資源謀取私利;與此同時,官員手中掌握着各種權力,有可能利用權力進行權錢交易。其次,一些腐敗官員因房産信息被曝光後而落馬,引發了各界對官員家庭財産的關注。鋻於從房産信息反腐的有效性,在今後推進實行官員財産公示制度的過程中,應考慮以房産信息公開作為官員財産公開的突破口。
  只有從制度上注意以上兩個方面,才能把握好約束“以人查房”的行為,讓這把雙刃劍揚利除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多地嚴控以人查房 被疑掩護貪腐 2013-02-19
約束“以人查房”不能讓人心生疑竇 2013-02-19
嚴控“以人查房”究竟要保護誰 2013-02-19
嚴控以人查房阻礙官員財産公開 2013-02-19
禁止"以人查房"涉嫌把平民當人質 2013-02-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