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高估城鎮化對房地産的支撐作用
2013-02-08   作者:潘晟  來源:上海金融報
分享到:
【字號
  對於中國房地産行業而言,城鎮化無疑是一個敘述了很久的故事,而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相繼提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則讓城鎮化這個故事看起來更加美好。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剛剛突破50%,意味着中國正在經歷着,並且也將在未來一二十年的時間裏持續處在城鎮化進程之中,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的人口總量在13億人左右,按照每年提高1%的城鎮化率計算,每年由農村導入城市的人口總量約在1300萬人左右,這也基本符合過去20年時間裏每年平均由農村流入城市1500萬人左右的歷史趨勢。在這一趨勢下,長期而言,城市住房需求總量將會有所增加,特別是隨着80後、90後等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轉移人口的主力,農村人口對城市住房的需求迫切度將進一步提升。
  但是,在筆者看來,雖然長期而言,城鎮化進程能夠為房地産行業帶來一定的新增供給,但若將城鎮化視為未來房地産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則存在一定高估的風險。首先,在高房價的制約下,農村人口市民化並非必然轉化成現實的購房能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農民工調查報告,在務工地擁有自購房的農民工佔比由2009年的0.8%下降至2011年的0.7%,其絕對人數在兩年間也出現了微幅下降,這意味着農民工的購買力尚不足以支撐其在城市中通過市場方式解決自身住房需求。
  其次,市場需求和有效供給之間的錯配,也加劇着城鎮化對房地産行業支撐作用被高估的風險。雖然從房價收入比的角度觀察,我國仍有不少四、五線城市的平均住房收入比處於6-8的相對合理區間之內,按照目前農民工收入增長速度,未來有可能形成一定規模的購房能力。但是,在目前人口集中向一二線城市流動的背景下,這些城市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能力相當有限;而與之相對應的,作為人口集中流入的一二線城市,則幾乎不存在符合農村人口購買力的商品住房。
  最後,在討論城鎮化對房地産市場支撐作用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房價對城鎮化的影響。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隨着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房價對於城市人口“調節器”的作用愈發明顯在一部分人進入城市的同時,另一部分人因為無法承受城市的居住成本而離開。而目前我國面臨的問題是,在城鎮化進程剛剛過半的時候,城市的高房價,乃至居高不下的居住成本,不僅開始阻止其他地方的人口流入城市,並且已經在剔除一部分已進入城市的人口。這也意味着,未來城鎮化的進程可能不如市場所想象的那麼順利,甚至可能成為制約房地産行業表現的因素。
  不可否認,農業轉移人口能否順利地在城鎮中安居置業,確實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但是,對於大多數農業轉移人口而言,這並不是其依靠自身能力就能夠解決的,而需要政府擔負起相應的責任,提供與其能力相匹配的公共服務産品。而對於房地産行業來説,城鎮化的確是一個有看點的故事,但不能因此忽視了目前行業所存在的巨大問題,而是應抓住新的發展機遇,苦練內功,實現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報告稱德國房地産市場持續升溫 2013-02-08
李克強:繼續堅持做好房地産調控 2013-02-06
德銀:美國房地産行業將成2013年經濟增長動力 2013-02-01
2012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71804億 2013-02-01
完善房地産稅種助力調控 2013-02-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