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風向標。近期美國基準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2%,為2012年4月來首次,這背後除了折射美國經濟溫和復蘇前景良好外,也暗含着市場對於一些不可預知的新風險信號。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大背景是美國經濟開始釋放積極信號,樂觀情緒回升。儘管去年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下跌了0.1%,但美國兩黨在2012年年末最後一刻達成妥協,使美國暫時躲過了財政的“斷崖式”衝擊,經濟正以緩慢速度擴張,個人消費溫和增長,房地産市場趨勢回升,失業率穩定在8%以下。此外,美國製造業復蘇態勢比較強勁。2012年四季度,美國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其中12月增長2.2%,出現兩個月增長,但仍比2007年12月經濟進入大衰退時低1.9個點。美國房地産市場復蘇態勢確立,並迎來了金融危機以來房屋銷售的最好勢頭。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國所有房屋類型存量房平均價格為18.08萬美元,同比增長11.5%。全美二手房庫存量環比下降8.5%,創下自2001年1月以來的最低紀錄。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元資産的重新配置。近一時期以來,美國股市逼近歷史最高點,隨着股市上漲,市值高達11.6萬億美元國債市場失去了上升的動力,債券價格也自2012年12月初開始平穩回落。由於債券的價格與收益率成反向關係,債券價格的下降推動債券收益率上漲,並且收益率已上漲到了2012年春季以來的最高點。
事實上,在美國債券收益率曲線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風向標,也決定着美國長期利率的走勢。國債收益率才是美國貨幣政策的着眼點以及衡量效果的主要指標。在正常時期,美聯儲通常只對短期利率進行調整,此次嚴峻的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刺激信貸需求,影響長期利率也成了美聯儲的調控工具。
理論上講,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形狀可以反映出當時長、短期利率水平之間的關係,它是市場對當前經濟狀況的判斷及對未來經濟走勢預期的結果。一般而言,債券收益率曲線通常是一個有一定角度的正向曲線,即長期利率應在相當程度上高於短期利率。這是由投資者的流動性偏好引起的,由於期限短的債券其流動性要好於期限長的債券,作為流動性較差的補償,期限長的債券收益率也就要高於期限短的收益率,因此實際長期利率也就等於借貸成本加上風險升水。
自2007年至今,全球經濟已經在金融和債務泥潭中掙扎了五年。發達國家的央行普遍採取了長期零利率或量化寬鬆的方式,極盡所能維持着脆弱的債務循環。然而,發達國家央行極盡所能地壓低利率,卻導致了金融市場資金配置發生扭曲。在本輪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中,債務規模和赤字規模最大的美國卻成為廉價債務融資的最大贏家,債券收益率下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60多年新低。在廉價融資的誘惑下,近些年美國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債務再融資規模平均超過4萬億美元,政府財政支出日益依賴以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美國的債務依存度大幅上升。金融危機之前債務依存度平均為8.7%,2012年則逼近70%。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嚴峻考驗,市場也會因此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從而加大償債成本。
美國無疑正邁向長期利率上升的通道,儘管伯南克一再強調美國經濟復蘇還不足以提供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的動力,量化寬鬆政策還將繼續,但真實的利率並不是美聯儲能決定的,而是由市場對經濟前景、未來通貨膨脹形勢及政府償債能力等因素的預期和態度綜合決定的。
從歷史數據來看,當前美國十年期國債2%的收益率水平處於絕對歷史大底水平,但這種低利率是不可持續的,中期內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將回到5%~6%的區間,而美國30年期國債預計將回到7%,這很可能對美國經濟復蘇造成新的衝擊。美國長期抵押貸款利率與長期國債利率高度相關。2011年底以來,無論是從房價指數、新屋開工數與建造支出,還是成屋銷售數據,美國房地産市場均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觸底回升狀態。不過,當前美國房地産市場並不能稱得上是強勁和穩固,目前全美國仍有1100萬家庭處於負資産境地。顯然,在房地産市場信貸仍處於比較疲弱的當下,美聯儲壓低房地産信貸利率是房地産回暖的關鍵,未來一旦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必將帶動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而抵押貸款利率上升有可能對房地産市場、消費以及美國經濟形成新一輪的衝擊。受此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尾部風險依然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