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城鎮化”憂思
2013-02-04   作者:孫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如今,城鎮化的腳步越來越快,作為一個農民,一個農村城鎮化的一線親歷者、見證者,我對當下農村城鎮化的一些現象充滿憂思。 
  在城鎮化的推進中,農民的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這種權益不僅指農民的土地權益,更為重要的是農民進城後的發展權益——並由此造成大量沒能得到市民待遇的“偽市民”。
  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使農民的權益得到保障?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厘清一個根本問題,即農村城鎮化是由經濟發展自然催生(即“自然城鎮化”),還是無視發展規律人為強行推動(即“人為城鎮化”)。如果是前者,那麼農民的權益就能夠最大程度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是後者,農民權益就難免被層層盤剝。
  一個農民,如果他已經長期在工廠上班,有穩定的工資收入和廠裏為他繳納的基本福利保障,那麼此時他身份雖是農民,也有土地,但土地於他成了一種副業,他實際上已是一名産業工人。他的這種身份轉換顯然是由經濟發展自然催生,而非人為強行推動。經濟發展了,工廠、商場自然增多,農民就業就有了支撐,此時如果他的土地被政府徵用,他就隨之被城鎮化。這種城鎮化不僅自然而然,也能使這位農民土地被徵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當前農村城鎮化的一個最大問題,恰恰就是農民進城後生活有無保障。
  而“人為城鎮化”,常常是一種典型的“偽城鎮化”,是借發展經濟之名,行掠取土地利益之實。以為將農民的地徵掉,一次性補償一筆徵地款,再將農民趕上樓,就是城鎮化了。至於農民“上樓”後有沒有穩定工作獲取經濟來源以支撐生活,有沒有基本的福利保障以解除後憂,則不管不問。
  於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結果就出現了。這些土地被徵掉進城的農民,你説他是市民,他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和福利保障;你説他是農民,他沒有土地。人是到城裏了,也住在樓上了,但生活反而比以前更難。由於這種城鎮化並非經濟發展自然催生,有限的補償款只能短期保障農民進城後的基本生活,卻無法提供長期的生活支撐。
  外觀這種城鎮化,高樓林立,新城拔地而起,不斷攀升的地方GDP,官員閃亮的政績。與此對應,缺乏後續生活保障的農民越來越多,民怨越積越大。這不是真正的城鎮化,虛有城鎮化之表,沒有城鎮化之實。
  這樣的城鎮化,出問題是遲早的,最終損害的是農民和國家的利益,為此買單的是整個社會。有人説這是城鎮化的錯,其實不是,城鎮化本身沒有錯,錯在這種城鎮化的路徑是無視發展規律人為推動。是一些人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利欲熏心,造成了“偽城鎮化”,産生了大量“偽市民”。
  令人憂慮的是,“偽城鎮化”如今仍然在一些地方進行得如火如荼。這些地方的官員不知道這樣的城鎮化會出問題嗎?不,他們可能比誰都清楚背後的重重隱患,可這樣做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GDP和政績,先撈取政績,再提拔走人,出問題也與自己無關。
  這是一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的問題,也是一個農村城鎮化的一線親歷者、見證者深切的憂思和呼籲。農村城鎮化難免會出現問題,但如果採取了錯誤的路徑,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型城鎮化不能忽略了公民社會建設 2013-02-01
城鎮化不應是經濟增長“工具” 2013-02-01
新型城鎮化建設鼓勵其發展 2013-01-31
從節前用工荒看城鎮化的虛與實 2013-01-31
新型城鎮化建設鼓勵發展“影子銀行” 2013-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