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聯網”須破除利益阻撓
2013-02-04   作者:時言平(重慶,編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在房叔、房姐被頻頻曝光的背景下,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再次引發聚焦。離國務院設置的時間表已經過去半年,住建部仍遲遲未公開聯網情況。
  房産數據信息模糊混亂,更是讓管理和調控陷入迷茫與被動:它為“房叔”的腐敗提供了掩護,也為在京擁有41套房的神木“房姐”的投機製造了機會;它阻礙了房産稅等政策快速落地,也拖延了“限購令”的執行時間……要終結這種情狀,建立聯網的住房信息系統、實施有效的數據監控和統計,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
  信息聯網的效用顯而易見,但為何遲遲難以完成呢?很顯然,技術不是問題,憑藉政府掌握的資源與權力,要完成數據的採集匯總輕而易舉。那麼,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或正如民眾猜測的那樣:遭遇到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
  房産信息聯網,對於貪腐官員和投機的炒房客來説,將失去保護的鎧甲。住房信息聯網了,對於官員而言,等於是不動産方面的財産情況被公開,而從官員財産公示制度推進舉步維艱的情狀不難預料,既得利益群體勢必會像阻擊財産公示一樣,阻擊住房信息聯網;而對於炒房囤房的投機者而言,信息聯網了,恐怕再難避開房産稅和限購令等調控政策,為了維繫鑽政策空隙獲得的利益,則祭出“保護隱私”的大旗,以扼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或讓其虛置。
  誠然,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裏麵包含着公民信息,必須依法保護。但是,這並不是住房信息聯網拖延的藉口,更不是阻礙系統實現其調控、防腐、徵稅功能及其公共價值的理由。
  房産信息聯網進展遲滯,意味着公共承諾的落空。而政府公信,正是因為這種失信而滑落。住建部不應以技術和隱私來掩蓋對改革的畏懼。房産信息聯網,勢必觸及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透明完善,勢必讓貪腐官員和投機者失去信息霧霾的掩護。如果因為害怕觸及既得利益,那麼房産信息聯網難免遲滯。即便是如媒體報道所稱“聯網已經完成,只是尚未公開”,恐怕都無法發揮其參照、預警和監督的價值。
  現實中,有不少改革承諾,都如房産信息聯網這般難以兌現。官員財産公示也好,房産信息聯網也罷,功能和價值毋庸置疑,難就難在改革是否有破除既得利益的決心,以及兌現承諾的勇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住房信息聯網將讓房姐無處遁形 2013-02-01
城鎮化助推房價上漲是曲解 2013-01-28
[時評]誰在支撐一線城市住房需求 2013-01-24
北京住房均價與市民感受相悖 房協:統計口徑不同 2013-01-14
公共服務均等化亟須程序正義 2013-01-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