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公車私用應問責常態化
2013-02-01   作者:黃冠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春節將至,如何防止公車奔波在私用的路上?值得關注。近日,甘肅省白銀市紀委下發通知,要求節日期間封存公車,嚴禁公車私用,嚴禁領導幹部擅自駕駛公車。此舉受到輿論好評。
  公車私用,實質是“特權腐敗”。1994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其中規定:部長級和省長級幹部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現職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幹部,保證工作用車或相對固定用車。然而如今一些地方和部門,一些鄉鎮領導幹部竟然一人一輛配備專車,個別縣處級領導幹部甚至一人配備數輛專車。
  公車私用是流動的腐敗廣告。公車消費,花的錢來自政府的“錢袋子”,既包含着納稅人的貢獻,也是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保障,不容揮霍。然而在某些領導幹部心中,配備公車成了身份的象徵,對配什麼檔次的車、是否專車專用十分在意、相互攀比嚴重,甚至無車不出門、無車不辦事。公車私用現象難以遏制,暴露了相關領導幹部責任感的缺失,也暴露了相關決策、執行、監督制度的缺失。
  遏制公車私用,要求領導幹部敢於“革自己的命”。一些領導幹部一談起公車改革,一套一套的,可是一落實到自身,就找藉口、講條件、説“慣例”,總之是不願改、不肯改、不去改。一邊是公眾利益,一邊是自身利益,一些領導幹部毫不猶豫選擇自身利益。中央&&“八項規定”,深受群眾擁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黨章規定黨員必須做到的領導幹部要首先做到,凡黨章規定黨員不能做的領導幹部要帶頭不做。因此,遏制公車私用,必須領導幹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狠抓落實。
  遏制公車私用,不能一時“封存”了之,需要長效機制。民眾有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公務用車的配備、使用、維修需要制度約束,如何便於社會監督、對私用公車者如何懲戒更需要制度。遏制公車私用必須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措施,建立健全檢查、監督、問責制度。
  遏制公車私用,要強化責任追究力度。據報道,廣州一名市民近日發現一輛工商執法車輛涉嫌公車私用,就用手機拍了下來,到紀檢部門舉報。在確認工作人員違反公車管理使用規定後,僅以補交“公務車非公務有償使用費用”119元了事。對公車私用者“不痛不癢”地處理,反而會讓不少人心存僥倖。只有問責常態化,才能讓更多手握公權、接近公車的人,時時掂量自己的“烏紗帽”,痛改“不用白不用”的壞毛病。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習近平同志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批示的通知。遏制公車私用,既是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必有之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治理公車私用應加強制度剛性 2012-05-03
南充上千輛公車裝GPS禁公車私用 2012-03-22
裝GPS防公車私用的三點建議 2012-03-20
公車私用中存在的法律風險 2012-02-28
公車私用出車禍,單位不該賠償 2012-02-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