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試點前應廣泛公開討論
2013-02-01   作者:周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某媒體曝出一個北京試點房産稅的方案,北京地稅和北京財政隨即在微博上&&“尚未接到上級部門有關工作部署的通知”,同時也表明“未接受該報記者的採訪”。
  官方似乎在表明其為“不實消息”,但卻未就試點方案本身表態。上海試點房産稅之前,也曾在內部討論過多種試點方案的可能。北京相關部門也曾在不同場合表明,北京在就房産稅試點做一些基礎準備工作。而房産稅擴大試點,是早已鎖定的方向。
  因為方向既定,且牽涉甚廣,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各方熱烈討論。
  不少人對房産稅開徵的正當性,&&質疑:在房産購買交易環節,已經有多項稅收,為何還要繼續徵稅?
  還有人&&,政府各項開支缺乏有效監督,公開的預算信息又難以細化,而大家直觀感受是“三公”消費等支出很大,擔心新徵房産稅被亂花掉。
  當然,其中也不乏對房産稅&&支持的。他們中不少人希望借此降低房價,&&只要統一標準執行,接受就是。
  從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物業稅首次出現,至今房産稅已經討論了十年。包括北京在內,有十個省市曾進行物業稅空轉,即模擬評估試點。
  據一位曾參與北京物業稅空轉的人士&&,當初在北京空轉時,在執行上曾碰到過問題。有市民拒絕交稅,並向稅務執行人員檢舉説,某某在異地有多少房子,並要求先將某某的物業稅徵收到位,再來徵收自己的稅。
  若房産稅定位為一項財産稅,意在調節收入差距,將個人名下所有房産納入統一考量,是比較公正的做法,上述市民的“彪悍”舉動也算合理。
  其實,上海、重慶試點房産稅,一直也有聲音對執行效果&&擔心。不過,據上海、重慶官方消息&&,徵收率都很高,逃稅現象很少。上海、重慶在試點細則中均&&,按年徵收的房産稅,若沒及時繳納,會追加滯納金,納入個人徵信系統,凍結房屋産權;重慶甚至&&,會限制個人出境。
  稅收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一旦確定試點,交稅便成為個人義務,政府也有相應強制執行的權力。正因為如此,房産稅試點前更應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
  上述“北京方案”指出,北京房産稅對本市居民的免稅住房面積為人均24平米。這引來一片罵聲。因為,果真如此,意味着北京的房産稅將是一個普遍徵收的稅種,絕大多數居民都需繳納房産稅。
  據最新消息,上海應稅住房佔上海全市住房總數的20%,約九成是適應4%的低稅率。而重慶方面,由於針對高端住宅,應稅住房約為1.3萬套。
  上海重慶兩地房産稅方案,都提到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作用,以及調節收入分配,收取稅收均用於地方保障房建設。兩地方案更接近於短期調控行為,且試點方案中均未表明試點期限。為此,上海市政府在去年年末,還特意發布公告,表明試點方案“經評估繼續有效,請按照執行”。
  不過,房産稅改革顯然不是一項短期行為。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撰文&&,完善房産稅改革,有效調節財富分配。他同時指出,地方稅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而房産稅作為地方稅種,也被業內寄予重托,希望借此充實地方收入。
  作為稅制改革需重點研究的一個領域,房産稅不應像當年物業稅一樣,空轉幾年,不了了之。在當前民眾對“稅痛”感受日益加強的背景下,作為一項長期推行的稅改政策,更應充分考慮民眾聲音,充分厘清稅改的定位以及思路,在試點前進行多番公開的討論交鋒,避免試點過程中不必要的抵觸心態或行為的出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産稅試點兩年試出了真問題 2013-01-29
房産稅試點滿兩年 初見成效是否擴大未定 2013-01-27
2013年房産稅試點擴大的概率大 2013-01-10
房産稅試點擴容或抑制樓市升溫 2012-12-27
住建部:房産稅試點會擴大 2012-1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