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影子銀行該關注什麼?
2013-01-31   作者:金立新  來源:金融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特色影子銀行”在有效降低我國間接融資比重、分散銀行風險、輔助銀行體系,實現對社會資源進行更合理配置以及實現我國金融服務多元化、減少經濟下行過程中小企業倒閉致使社會失業率增加、幫助中國經濟實現“軟着陸”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視。“中國特色影子銀行”也有其自身必須研究並關注的特點和有可能造成的問題。首先是“中國特色影子銀行”業務與銀行的關聯性,其次是資金的流向,再次是杠桿率問題。
  記者金立新在中國,影子銀行的概念已經被“拿來”多年,但是概念和特徵的混亂正在造成很多人對於中國影子銀行的誤解。
  考察海外影子銀行的概念和特徵可以發現,處於監管之外和高杠桿是影子銀行最重要的特徵,這兩點也正是影子銀行造成危害的最主要原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於中國的影子銀行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定義了其範圍。他認為,從內涵來看,其廣義概念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替代銀行某些功能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狹義概念是這些非金融機構中監管不足、風險隱患較高的部分。但是從廣義的概念去定義中國的影子銀行範圍,中國很多替代銀行某些功能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在監管之內的,這一特徵首先就與海外影子銀行不同。即使按照狹義的概念去定義影子銀行的範圍,中國很多游離於監管之外的影子銀行業務至少在目前也不具備高杠桿的特徵。因此,研究影子銀行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影響,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中國的影子銀行是與國外不同的。如果一定將國內銀行表內業務之外的所有多元化融資行為定義為影子銀行,那麼對於中國的影子銀行,將其定義為“中國特色影子銀行”似乎更利於把事情搞清楚。
  “中國特色影子銀行”與海外影子銀行最主要的區別,是處於監管之內和杠桿率不高。很顯然,用海外影子銀行游離於監管之外、高杠桿、期限錯配等特徵來論述是與事實不符的。一方面,“中國特色影子銀行”在有效降低我國間接融資比重、分散銀行風險、輔助銀行體系,實現對社會資源進行更合理配置以及實現我國金融服務多元化、減少經濟下行過程中小企業倒閉致使社會失業率增加、幫助中國經濟實現“軟着陸”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視,對於“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的全面否定也必將讓我們付出代價;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特色影子銀行”也有其自身必須研究並關注的特點和有可能造成的問題。忽視這些,同樣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這些問題是什麼?目前可以看到的至少有三點:
  首先是“中國特色影子銀行”業務與銀行的關聯性。如果將國內銀行表內業務之外所有的多元化融資都定義為“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的話,那麼其最明顯的特徵就在於這些機構所發揮的是與銀行類似的融資功能。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這些機構資金來源多數與銀行有關。從信託來看,已經被叫停的信貸類銀信合作産品和票據類信託産品無疑是最典型的。除此之外,銀信合作産品依然不少。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即使是一再被壓縮的情況下,去年三季度,銀信合作産品的佔比仍然達到29.13%,餘額為1.84萬億元。此外,目前的融資租賃、擔保、甚至是民間借貸等業務中,在資金來源上大多也與銀行有關;去年剛剛展開目前已經超過1.5萬億元的券商基金資管業務,大多數也是屬於銀行的“通道”業務;即使是債券市場,在資金來源上也主要依賴銀行;銀行理財産品更是與銀行自身有着千絲萬縷的&&。“中國特色影子銀行”業務的危險並不在於其脫離於監管之外,而在於其監管標準可能大大低於對銀行表內業務的監管標準,但是風險控制能力和意識卻並不比銀行強,甚至大大弱於銀行。如果不能對這些機構採取類似於銀行的監管標準,則可能因為規模的無限制擴張以及對風險的忽視産生更多的風險,並將這種風險最終傳遞到銀行。事實上,目前這種風險已經露出苗頭,一些銀信合作産品在出現風險後,即使銀行從合同的設定或法律上再怎麼試圖與自己摘清楚,最終也一定會被牽連。因此對於“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監管和風險控制標準弱於銀行這一點是必須關注的。此外,因為這些機構在業務上與銀行相關聯而導致的風險向銀行傳遞也是必須高度關注的。
  其次是資金的流向。金融的功能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也是金融的本源。但是隨着人們對財富保值增值需求的日益增長,很多金融服務已經脫離了這個本源,變成了人們追求收益的工具。在這一點上,應該説“中國特色影子銀行”表現得比銀行更加明顯。一方面,許多“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的投資領域上本身就脫離了實體經濟,比如一些與股票指數、黃金、石油等挂鉤的産品,再比如一些藝術品投資;另一方面,多數“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産品的投資領域是銀行主動退出的領域,比如房地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中國特色影子銀行”機構資金向這些領域的進入,客觀上的確起到了減少企業倒閉和社會失業率增加等作用。但是因為目前這些機構所進入的領域一般是銀行因為政策約束不能進入的領域,因此如果不注重對其規模和資金流向的控制,一方面可能會加劇金融背離實體經濟這一本源,造成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循環;另一方面也的確會影響國家對經濟發展的調控,阻礙中國經濟轉型的問題。
  再次是杠桿率問題。目前“中國特色影子銀行”基本談不上高杠桿,其結構的設計也與海外諸多衍生産品的複雜性無法比較。目前因為有《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約束,信託公司並不能實現高杠桿率;同樣受監管政策影響,我國融資租賃的杠桿率一般也保持在1:10左右;有分析表明,財務公司財務杠桿率約為9.22倍。可比的數據是,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杠桿率一般為10~20倍,投資銀行的杠桿率通常在30倍左右。應該説,“中國特色影子銀行”至少目前並不具備高杠桿和設計複雜的特徵。但是必須關注的是這樣兩點:其一,並不是所有“中國特色影子銀行”都有杠桿率的約束;其二,很多受杠桿率約束的“中國特色影子銀行”機構正在通過各種“創新”來實現對杠桿率的突破。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擔保行業所出現的很多問題,就與這些公司通過各種手段突破對其規模的限制有關。
  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曾&&,我們國家的所謂影子銀行和西方國家的影子銀行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銀監會下一步會立足於我國銀行業的實際情況,對影子銀行的內涵、功能、規模、結構、風險等方面加強研究,加強對影子銀行的杠桿率、並表風險等的監管,完善行業規則,打擊不法行為。同時,還要促進銀行改革創新,提供更好的和更安全的金融服務。任何對於“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的研究也應該如此,不能全盤否定,但也要結合這些機構的特徵,找出應對的方法。
  未來“中國特色影子銀行”的作用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不能完全依賴市場,更重要的還是由監管來決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影子銀行是風險也是機遇 2013-01-31
影子銀行監管需“疏堵結合” 2013-01-31
近30萬億影子銀行錯配風險積聚 2013-01-30
2萬億信託兌付加劇影子銀行風險 2013-01-29
以監管創新緩釋影子銀行風險 2013-01-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