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穩定不是拒絕財産公開的擋箭牌
2013-01-29   作者:周稀銀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字號
  日前,廣東韶關始興縣宣布將在春節後公開526名副科級及以上幹部的家庭財産,但僅限於內部網公開。浙江慈溪紀委常委楊智峰&&,推行官員財産的徹底公示,也要考慮社會接受度問題,他承認目前收入差距較大,會顧慮官員財産網上徹底公示後引起社會反彈,帶來不穩定。(1月28日中國經濟網)
  徹底公示官員財産會帶來社會不穩定,那是否意味着只有不徹底公開官員財産社會才穩定?
  腐敗是全球的公敵,而官員財産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則是國際性反腐實踐下來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與途徑,如果人家境外國外這麼做帶來了社會不穩定,那我們自然不能不計成本、前赴後繼,但實驗結果卻是此舉真真切切地“卡”住了官員腐敗,至少增強了社會監督功能,大為減少了官員腐敗吧。可見,我們從整個反腐敗的內外環境來看,不應該把官員財産徹底公開妖魔化,尤其是以或致社會不穩定來變相拒絕實施和拖延實施。
  我們説,不徹底的官員財産公開,等於是毫無意義的原地踏步,甚至這種貪圖表象繁榮的公開更加誤導公眾和貽誤戰機。從當下“表哥”、“表叔”、“房叔”、“房姐”、“房妹”等等被曝光不斷看,無不折射出恰恰是由於官員財産沒有被徹底公開,才導致官員腐敗高發,進而“造就”了網絡反腐彈無虛發、屢立奇功。公眾對於官員群體的高度懷疑,其實是社會最大的不穩定,不僅使得幹群關係極易緊張升級,而且也令官員在開展正常工作時因為公信力不夠而平添積怨,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
  如果以為不徹底公開財産就是保護所有的官員,甚至可以使得官場更加穩定,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從媒體上不是常常看到聽到有官員願意公開自己財産的呼聲嗎,這也反映出他們面對公眾監督的起碼自信,代表了一大部分官員試圖以財産公開自證清白的內在要求,這更是減少社會誤解和公眾猜忌的最為有效的手段。但令人遺憾的是,有一股勢力,不僅刻意誇大公眾參與監督的副作用,而且硬生生地阻斷了願意帶頭公開財産的部分官員的腳步,總之是想方設法抗拒把權力裝入“籠子”。
  我們承認,讓官員財産公開得一步到位、徹徹底底並不現實,但有困難並不是因為可能會帶來社會不穩定,更不能被某些勢力利用成維護官場穩定的藉口,甚至是掩蓋腐敗的華麗外衣。我們希望官員財産盡快徹底公開,同時更期待相關法律的完善,但不管通過什麼途徑,在什麼樣的法律框架下實施,最終還是要有人來操作和落實,完全指望官員個人的自覺很不切合實際,但寄望於組織上的徹底公開,則必須打消所謂的影響穩定論,否則只能碌碌無為。官員財産公開再怎麼小心,都請別違背了向社會和公眾公開的初衷,必須引入社會公眾的有效監督和懷着基本的誠意,那種以“維護穩定”為藉口的躲躲藏藏的所謂公開只會迷失根本性方向,乃至製造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官員財産公開:“瓜熟”就該“蒂落” 2013-01-28
官員財産公開不必等上面通知 2013-01-28
官員財産公開小步要快走 2013-01-28
財産公開就是現成的制度籠子 2013-01-25
財産公開,跨出一步就是超越 2013-01-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