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導預期比等待通脹更重要
2013-01-28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社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部分經濟學家&&通貨膨脹是2013年中國經濟令人擔憂的一個主要問題,這應引起注意。
  中國的通脹壓力去年末顯形,預示着本輪CPI築底基本完成。2012年12月,中國CPI同比增幅為2.5%,連續第二個月反彈,增幅較11月上升0.5個百分點。
  通脹是經濟增長的潤滑劑,二者息息相關。中國經濟站在新一輪周期的起點,通脹也必然回潮。綜合市場各方預測,2013年通脹區間預計在3%-3.5%。中國通脹問題一定程度上可視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代價,通脹容忍度也在抬升中樞。此外,中央厲行節約各種措施將成為制約抑或拉低通脹的意外之喜。因此,通脹問題尚不足以給經濟帶來顯著壓力。
  儘管僅從CPI看通脹似乎是“可控”的,但這並不預示着通脹預期也是“可控”的。與通脹溫和不一致,通脹預期快馬脫韁。首先,投資膨脹預期正在形成。從經濟結構看,投資擔綱2013年經濟增長的主力,無可厚非。但“新城鎮化”為地方政府再度開足投資馬力的最佳藉口。地方大幹快上的衝動又在蠢蠢欲動。貴州、湖北、湖南、河南、新疆、甘肅等省公布的今年投資增速目標都在30%以上,河南甚至超過40%。中國經濟重走投資拉動的老路引發廣泛擔憂。
  由社會輿論喧囂造成的房價續漲預期也在發酵。通脹預期總是會通過某種商品價格上漲而發泄出來的。由於房地産具有投資和消費等多重屬性,關乎每個人的福祉,2012年下半年以來房價大幅反彈無疑撕裂了預期的最後防線。未來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原本只是在一二線城市比較嚴重的房價泡沫化問題,是否進一步蔓延到三四線中小城鎮。
  在國際上,日本政府將全球競爭性貶值貨幣戰爭推向全新“高度”的流動性氾濫大環境。國內看,市場普遍預計將釋放新一輪刺激政策。得益於新投資計劃和消費穩步增長等因素,2013年的社會融資規模和銀行新增貸款均將繼續保持一定幅度增長。
  儘管通脹預期與實際的通脹不是一回事,但通脹預期不斷積累所帶來的行為將加大通脹壓力,且激化社會矛盾。因此,加強對通脹預期的管理比等待通脹更為重要。
  我們認為,應該引導流動性在實體經濟內“調結構”。經濟增長中的積極因素逐漸增多,但是自主增長動能仍然偏弱。反映自主增長動能重要力量的製造業投資2012年4季度同比增速繼續下滑。同時,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仍在放緩。在增長回升的同時可能增加對私人部門的擠壓。因此,積極吸引和引導民間投資需要繼續加力。
  房地産調控也不應放鬆,房價調控是系統工程,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在尖銳的社會矛盾下,還應當繼續推出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強對房價的調控。央行部門也需要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加強對貨幣供應的調控,有效引導通脹預期,這主要體現在要提前合理調整社會融資結構和信貸規模。
  事實上,民生改革是稀釋通脹的最好方式。中國通脹的誘因已逐步從單純貨幣供應量,轉向貨幣供應量與工資、消費增長的協動。利於民生的各項改革才能保證通脹與經濟增長形成良性互動。1961到1970年,日本實施收入倍增計劃以來,年均通脹達5.77%,但促進了經濟騰飛。2012年我國城鎮及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均“跑贏”GDP,並且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但“喜”的同時,居民收入增長中也存在財産性收入大幅下降、農民工工資增長明顯放緩等“憂”。為保證居民收入長期可持續增長,還需不斷夯實收入增長基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一輪通脹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新隱憂 2013-01-25
工業經濟要警惕輸入型通脹衝擊 2013-01-24
日本達成2%通脹新目標有點兒難 2013-01-24
為什麼中國通脹堪憂 2013-01-23
日本央行接受2%的通脹率目標 2013-01-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