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財産公開小步要快走
2013-01-28   作者:金明岩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官員財産公開不時有新聞傳出,不過基本還屬於一個一個的“點”。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這些“點”在推動着官員財産公開的進程。儘管由“點”到“面”的距離還很長,但只要在走,在推動,就是進步。只不過,小步要快走,不要行如蝸牛,讓大家等得太久。
  最新消息稱,作為官員財産公開試點的廣東始興縣,526名副科級及以上幹部的家庭財産相關資料,春節後將在內部網上公示。而作為官員個人願意公開財産的表態,也不斷地多了起來。繼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范松青提議並帶頭公開家庭財産之後,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佛山市市長劉悅倫、深圳市市長許勤先後&&,“如有通知,願公布財産”。
  這幾個“點”很引人關注,儘管它對於官員財産公開制度來説,太微不足道,但並不妨礙人們對這一話題的探討。在某種意義上説,這種探討同樣很重要,它有利於消除歧見形成共識。
  是時候從“公開進程中的可能阻力”與“公開之後的可能問題”這兩個維度來審視官員財産制度了。在官員財産公開上,我們不能頭腦發熱,仿佛一搞公開就會天下太平,從此天下無腐敗。如果不研究可能遇到的阻力,那麼這個制度也可能永遠如水月鏡花。只有多些基於理性的問題意識,我們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使我們在改革進程中少走彎路,少些陣痛,少付代價。
  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妥善應對,是務實的辦法。發現問題並進行探討的過程,才是形成共識的過程。否則,很容易陷入越爭論越沒有結論的局面。一方説,你不敢公開就是心虛。一方説,公開會出現問題,所以不能急着公開。這種近乎無厘頭式的糾纏,只會導致情緒化,失去良性的官民互動。
  從現實情況看,就官員財産要不要公開的問題,早有基本共識。但在如何公開,何時公開,怎樣公開等問題上還遠沒達到共識的程度。有人分析稱,各界在認識上存在不少誤區,比如認為所有公務員都要公開,但香港就並非如此。再比如財産公開不需要保護隱私,但香港把保護隱私作為財産申報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則,保護申報人隱私也是一項國際慣例。這樣的冷靜分析不是沒有道理。這就需要我們靜下來研究問題,而不是流於情緒的宣泄。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希望那些官員財産公開的“點”,是有質量的“點”,是在推動進程方面有進步的“點”,是在針對問題上有應對之道的“點”。如果只是流於一般性的嘗試,在推動進程、解決問題上沒有什麼建樹,這些“點”再多也沒有用,即使組成“面”也一樣是無用的噱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官員財産公開從“兩點”突破 2012-12-03
官員財産公開才能預防腐敗 2012-12-03
官員財産公開:樓梯響後人要下來 2012-11-20
官員財産公開,期待“成功案例” 2012-09-28
官員財産公開繞不過的“坎” 2012-09-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