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政府”應成為一種行政自覺
2013-01-25   作者:趙志疆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指出,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以來第二次強調厲行節約。不久前,他就新華社一篇內參報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厲行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奢靡浪費也是一種流弊已久的醜陋現象。據統計,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
  除了“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同樣不容小覷,奢靡浪費飽受詬病,尤以公款浪費為甚。政府機關作為社會的組織和管理者,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厲行節約可以引領社會風氣,反之則不免成為構建節約型社會的障礙。
  當前政府轉型的目標是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由此意味着政府與公民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公民依法繳納稅收。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節約與否不僅體現出對資源的態度,更是直接反映出對待納稅人的尊重與否。政府厲行節約的意義不僅在於節能降耗,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直觀體現。在追求服務成本最小化的同時,實現公共服務最大化,這本身就是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
  任何浪費都因人而産生,浪費者所掌握的公共資源越多,其所造成的浪費也可能越大。建設節約型政府,首先需要從約束公權力着手。在逐步完善相關監督和問責機制之後,不僅政府部門內部的浪費可以得到遏制,對於其他各行各業都有積極借鑒意義,而節約型政府內部的主管部門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實施監管。
  中央轉作風的“八項規定”公布之後,厲行節約日漸成為一種行政自覺,由此帶給公眾的啟示是——一個低調務實的政府,必然首先是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也是一個厲行節約的節儉政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消費購買力持續下降 意民眾以"節儉"態度迎聖誕 2012-12-24
[網民關注]魚翅消費無關傳統文化 勿貼“節儉”標籤 2012-08-20
給逝者一份“節儉的尊嚴” 2012-04-05
節儉尊貴 法國總統禦廚的美食經 2012-03-21
巴黎人學着過節儉聖誕 2011-12-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