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戶口豈能不影響財産歸屬
2013-01-22   作者:盛翔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陜西“房姐”事件繼續發酵,龔愛愛以龔仙霞的名義在北京買了多套房産,現在隨着龔仙霞這個虛假身份被登出掉,接下來這麼多套房産又該歸誰呢?有律師&&,真實的房主是龔愛愛,那麼這些房産應該屬於龔愛愛所有。龔愛愛承認龔仙霞是她的假名字,公安機關同時也認定龔愛愛是龔仙霞這個名字的真實所有人,戶口造假不影響龔愛愛作為真實的購買人來繼承龔仙霞名下的所有房産。(《新京報》1月21日)
  官員雙戶口案件的多發表明,官員通過虛假的雙戶口隱匿鉅額財産,早已不是傳説。雙戶口之於腐敗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只需通過關係人造一個虛假的戶口,就可以將來源不明的財産隱匿起來而不被發現,這比一般的“洗錢”手段都要來得直接方便。將來,即便千呼萬喚的官員財産申報公示制度能夠克服萬難推出,只要官員雙戶口的制度漏洞不封堵,財産公示的監督作用也將輕鬆被否定。因此,官員雙戶口,不僅是當下反腐工作的突破口,也是將來健全反腐制度必須補上的窟窿。
  公安部門“派出所工作人員在輸入時失誤造成雙戶口”的解釋,明擺着是愚弄公眾的智商;至於上級部門是否會相信這個狡辯並且果真不再追責,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具體到“房姐”本人,她顯然不是派出所“輸入失誤”的受害者。按她自己的解釋,她是因為迷信,認為改個名會更好;可是如果真是迷信的話,為什麼不直接改名,而是保留原戶口,又虛造一個新戶口呢?毋庸諱言,任何雙戶口的擁有者,都是主觀故意的,都是有預謀和企圖的;否則,對一般人來説,雙戶口根本沒有價值。
  現在的問題是,當事人用虛假的姓名和身份購買的財産,在東窗事發之後,歸誰所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利用雙戶口隱匿財産將面臨着假戶籍一旦被登出,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對雙戶口腐敗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遏制和打擊。如果主觀故意的戶口造假,竟然絲毫不影響假戶口即便被登出之後的財産歸屬,那誰能説這不是對雙戶口腐敗明擺着的縱容和鼓勵?
  反正通過關係弄個假戶口如此簡單,反正假戶口被發現的概率如此之低,反正假戶口被發現了也絲毫不影響財産安全,官員為什麼不都去搞個假戶口隱匿財産,以應對將來可能實行的財産公示制度?公民的財産當然需要得到法律最有力的保護,但對通過雙戶口隱匿財産的行為,絕不應該縱容默許。很多事情之所以顯得怪異,就在於不該嚴的很嚴,不該寬容的卻很寬容。既然雙戶口最大的作用就是隱匿財産,那麼要打擊違法雙戶口,不僅要對權權交易的公安機關嚴厲問責,同時更要增加通過戶口造假隱匿財産的安全風險。
  就拿“房姐”在北京的十億房産而言,龔仙霞這個人本身就是不存在的,隨着假戶口被登出,購房合同以及房産證書都沒有法律效力。因此,對於使用虛假雙戶口購置的房産,相關法律理當視之為無主房産。就算現有法律對此尚無明確規定,也應該認定當初的購房合同和産權證書無效,退回當初購房成本,並將增量收益罰沒充公。違法雙戶口必須嚴厲打擊,對此僅僅嘴巴上説説文件上寫寫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必須用嚴厲的法律規定來增大違法的風險,讓那些準備通過雙戶口隱匿財産的人無法胡作非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妹”“房姐”豈能一銷了事 2013-01-22
“房姐”調查不能再被動了 2013-01-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