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中國知名高端白酒品牌;但斌,中國知名私募人士。因為投資的緣故,兩者發生了緊密的&&。現在,大家都知道代號為600519的貴州茅&是但斌的重倉股。而但斌一貫唱多茅&的言論,也讓人印象深刻。
日前,茅&因遭遇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而不得不叫停此前頒佈的“限價令”,當眾多市場人士對茅&未來業績看淡時,但斌高調&&自己願意和茅&共渡難關。他在微博上寫道:“最近茅&一天一個利空,如果換一個公司,每天面對不同、有些甚至是致命利空信息的攻擊,早就傷筋動骨了。梅花香自苦寒來,偉大成就於木秀於林的磨礪!”由此可見,但斌對於茅&這家“偉大公司的抗打擊能力”頗為認同。
公開資料顯示,但斌最早買入貴州茅&&票的時間是2003年,當時的買入價格是每股23元,此後但斌持續買入該股。目前貴州茅&的股價在每股200元之上,即便不考慮複權的因素,但斌持有貴州茅&&票也獲利甚豐。從投資的角度看,這不僅是但斌個人的幸事,也是中國股市的幸事,它表明在中國股市倡導價值投資並非完全就是癡人説夢,“時間的玫瑰”有可能在價值投資的土壤中綻放。
不過,從現貨市場的角度看,茅&酒價格的連年暴漲,也引發了巨大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茅&依仗“國酒”的名頭,日益蛻變為腐敗經濟的主角,它是權貴們的杯中物,更是“三公消費”的寵兒,普羅大眾很難消費得起。因此,茅&價格的飆升,與絕大多數老百姓的痛感成正比。對此,但斌並不認同,它在微博上圖文並茂地講故事,力求證明:老百姓也喝茅&,政府消費在茅&消費中佔比並不高。
十八大之後,嚴控“三公消費”的措施&&,軍隊和地方政府的“禁酒令”相繼問世,以茅&為代表的高端酒市場面臨重大利空。在現貨市場銷售不景氣的同時,茅&的股價也表現不佳。在此背景下,但斌連續喊話力挺茅&,成為茅&一系列事件新聞中的熱點人物,其風頭甚至蓋過了貴州茅&的董事長袁仁國。
在但斌的眼裏,茅&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對於一位知名的私募投資人而言,得出這樣的判斷並公之於眾,確實需要勇氣。如果這一判斷最終經受住歷史的考驗,但斌的“茅&之戀”將成為中國股市中的一個傳奇,他頭上忽隱忽現的“中國巴菲特”光環也將變得輪廓清晰。對於這種意味着多贏的美好結果,筆者是樂見其成的。但是,正如一些評論人士所指出的那樣,但斌力挺茅&的言論,可能參雜着過多的私利考量,畢竟,貴州茅&是他的重倉股。如果但斌是為了掩護自己出貨而唱多茅&,那麼中國股市又將增加一個趙笑雲唱多青山紙業式的鬧劇。
作為一家知名的公眾公司,貴州茅&的經營頗多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其瑕疵也不少。比如,對於公眾質疑的“特供酒”、政務消費比重等問題,貴州茅&始終沒有向公眾提供有説服力的答案,而在前不久的“塑化劑”風波中,貴州茅&管理層的應對方式也不夠妥當。筆者建議,以但斌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不妨在破解此類問題方面多下點功夫,比如,以翔實深入的調研報告來説事,而不是通過一張圖片、一個段子或一句傳言來為茅&辯護,這將比一味簡單唱多貴州茅&更有益處。更何況,但斌的既往努力也體現了他從投資人到投資家轉型的端倪,從成全自己的華麗轉身計,但斌也不妨更多地站在公眾的角度,以他力所能及的方式推進貴州茅&改善公司治理,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是但斌與茅&之戀的最高境界。
但斌的茅&之戀能夠持續多久?這個問題不僅僅和但斌有關。筆者由衷地希望,這個時間越長越好,而不是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