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支付寶發布“個人年度對賬單”。天蝎男和水瓶女是消費之王。天蝎男人均花費14206元;天馬行空的水瓶女人均消費15095元,接下來是天蝎和摩羯女。最愛在網上刷信用卡的則是水瓶男和天蝎女,人均刷卡7100元和8750元。(財經網1月15日) 此新聞一出,網絡上諸多篤信星座之説的男男女女們立刻爭個不停,看自己是否達到本星座購物達人的及格線。其實,就算不挂上星座外衣吸引眼球,時下網購也當仁不讓地成為最時髦的消費方式了。而支付寶作為網購達人們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也當之無愧地成為“網絡經濟發展最直接的‘晴雨表’和‘觀星&’”。 翻閱自己去年的賬單,共計消費10017元,在北京排名超過81.22%的人,每個月都有消費支出,網購消費時間多為晚9點……其中購買的物品有零食、衣物、家居産品、電子門票消費券等等。本以為自己已經有些網購成癮的趨勢,經常習慣性拿出手機在淘寶上閒逛,看到優惠産品就立刻加入購物車,接着點擊付款,因為送貨地址和消費密碼都事先設定好,只消幾分鐘時間就能完成購物的全部過程,只等着快遞上門收貨即可。可真到曬年度支付賬單的網站上看看,自己的購物水平還太小兒科。有的網友甚至3個月購物超過180筆,還有無錫網友消費941萬,在無錫市竟然只排到26位。 網購成癮可能真的逐漸成為現代人的一種新型心理疾病,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拋去人們強迫症式的消費不説,網購本身對於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隨着歐美等外部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外貿訂單大幅下滑,引入外資也日益維艱,在這種大背景下,想要維持國內經濟的穩健增長,必須在逐步提振內需上做文章。讓內需的提高成為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從宏觀戰略層面來看,國家推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用於刺激內需。其中包括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基礎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提高城鄉收入、醫療衞生文化事業建設等十項舉措。眼下,這些舉措也對內需提振起到了一定效果。而網購這種消費方式,則是從整體經濟的細枝末節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並且每一個居民作為經濟細胞的一員,都能夠從中受益。這一結論也得到了數據的支持,截至2011年底,中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已突破15萬家。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收入達到1200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突破1萬億元,中國將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産業。而第三産業正日益成為維持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這一點在發達經濟體國家已經得到證實。 但在網購不斷推動內需增長的同時,背後存在的一些隱憂也不容忽視。首先網購對於實體店的擠出效應十分明顯,只需要若干&&腦就可實現一個店面的變革,其對於人力成本的需求銳減,因此這種營銷模式對解決勞動力崗位、對實體店面的需求都有所變化。其次,網購難以拉動關聯産業的增長,以往建立實體店後,周邊的餐飲食品銷售行業都能受到帶動,而網購則抹殺了這些附屬産業生存的可能。其三,網購不重視技術創新與研發,同時忽視知識産權保護,一味拷貝國外的新型産品,只顧低價拉動銷售量,缺乏自主創新的動力。 年度曬支付寶賬單,不僅曬出了其對於內需提振的實際效用,如果詳加研判,也能曬出我國目前經濟增長時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知其天下知不足。這不僅是每一位購物的普通公民需要關注的,更是掌握國家整體經濟走勢的部門需要重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