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上漲,成本增加是主因
2013-01-11   作者:周龍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最近,全國各地菜價漲勢猛烈。據商務部對全國140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的監測,2013年1月1日至8日,26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06元/公斤,比12月底上漲4.4%,自2012年11月初以來連續9周上漲,累計漲幅約50%,同比上漲11.2%。
  菜價上漲會直接促使CPI指數反彈,加劇市場對於通脹的擔憂,影響經濟穩定。而對普通百姓來説,菜價過快上漲會對生活産生很大影響。臨近春節,控制蔬菜價格過快上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
  此輪菜價上漲,首先有天氣原因,大面積的嚴寒導致蔬菜生産和流通成本上升,但也不排除存在市場壟斷、哄抬炒作等人為因素。因此,為控制部分地區蔬菜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發改委已經在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減免流通環節費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等措施;一些地方也開始動用價格調節基金,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努力穩定蔬菜價格。
  近幾年,我國菜價經歷多次大起大落。去年,我國內蒙古、青海、山東等省區出現土豆、大白菜、生薑等價格大幅跳水,許多菜農因此賠得傾家蕩産。菜價上漲,按理説最開心的是菜農,但現實卻是,菜價上漲再多,菜農總是得益最少,菜價過低、菜賤傷農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穩定菜價一定不能忽視菜農的合理訴求,在壓低流通成本的同時,促進源頭菜農得到更多實惠,才是符合經濟規律的現實之舉。
  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的增加,首先是機會成本,既包括土地的機會成本,也包括勞動力的機會成本。在房價飆升的大背景下,城市近郊土地用來蓋樓則年年看漲,用來種菜卻收益慘澹,誰不願意拿去蓋樓?另外,對於菜農來説,他們也會盤算在家種菜和外出打工哪個更划算。
  其次是生産成本,據國家發改委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到2011年,蔬菜總成本年均增長18.55%,其中,雇工工價年均上漲14.18%,化肥年均上漲15.21%,機械作業費上漲21.06%。社會物價上漲,也必然會帶動蔬菜成本的上漲。
  再次是流通成本,隨着大中城市周邊的農業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城市蔬菜自給率下降,運輸半徑延長自然價格上漲。有調查顯示“物流開支引發的成本已佔國內蔬菜成本的三分之二”,佔全世界82%的收費高速公路、每年近3000億元的公路罰款、各類稅收和管理費用……這些都是要加到蔬菜成本裏去的。
  上述這些原因,無論是客觀還是人為,都構成了菜價上漲的“客觀訴求”。控制菜價保民生,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就要清楚哪些訴求是合理的,哪些訴求是不合理的,砍掉附加在菜價上的不合理成分,同時還要保障菜農的利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菜價上漲23.8%豬肉價降18.5% 2012-09-09
菜價上漲主因並非供需矛盾 2011-02-21
城市少了本地菜 菜價上漲難遏止 2011-02-18
[城市“菜籃子”調查]少了本地菜 菜價上漲難遏止 2011-02-18
楊銀生:菜價上漲不少收入沒啥變化 2011-02-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