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養老改革不應單兵突進
2013-01-10   作者:張楓逸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媒體報道,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近日&&,2008年2月國務院提出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破除養老雙軌制,如今5年過去,雙軌制依然沒有破除。鄭秉文認為,原因是缺乏一攬子的改革方案。
  這已不是事業單位養老改革首次遇阻。早在1992年,原人事部就曾在雲南、江蘇等省開始局部試點,但由於各地試點步調不一,未能形成全國統一的全面改革方案,最終不了了之。
  近年來,打破養老保險雙軌制漸成社會共識,但夢想與現實之間似乎總隔着一堵無形的墻。目前中國有各類事業單位130多萬個,人員近3000萬,基於自身利益受損的擔心,這一群體自然傾向於反對養老改革。同時根據規定,事業單位人群進入社保後,地方財政須按工齡為其補繳養老保險,各地政府出於地方利益考量,也會或明或暗地消解中央政策。
  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擱淺的更重要原因,還在於這場看似轟轟烈烈的改革,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單兵突進的窘境。從橫向來看,首先是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相脫節。《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去年4月才發布,到現在才走完清理規範的第一步。“早産”的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由於缺乏配套,導致待遇水平、適用範圍、繳費基數、過渡期等諸多細節無法明確,嚴重制約了工作的開展。此外,長期以來,事業單位人員與公務員群體同等享受保障,現在只拿事業單位開刀,自然引發公平性的質疑。
  從縱向來看,養老保險改革不是孤立的“茶杯裏的風暴”,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系統工程,涉及退休年齡調整、養老保險增值等諸多方面。然而,最近幾年,關於延遲退休一直未能達成社會共識,沒有實質性進展;我國現行將養老金存在銀行的模式,面臨巨大保值增值壓力;做實養老金個人賬戶“雷聲大、雨點小”。實踐表明,這些問題由於缺乏必要的協調解決,已經呈現出相互羈絆之勢。養老金跑不過CPI、個人賬戶“空賬”,導致事業單位改革難以推進;而事業單位養老改革五年未果,又使得延遲退休每每提出都會遭遇一片反對聲。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改革目標中特別提到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要求。對養老保險改革而言,不能再是某個領域單兵突進,必須做到一攬子的系統改革,齊頭並進。既然改革不可避免,作整體的、系統的安排,一鼓作氣,是減少改革陣痛、切實推進養老改革的好辦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深圳公務員養老改革 2012-07-09
從流産到難産,養老改革少了公平 2009-10-27
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應實行徹底的老人老辦法 2009-10-27
養老改革要堅定但不可輕率而行 2009-03-12
不能將公務員排除在養老改革之外 2009-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