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水危機”應慎之又慎
2013-01-09   作者:桂濤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字號
  新年伊始,中國接連出現涉及水的事件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遲報”5日,導致濁漳河污染,下游城市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官員回應北京水質下降質疑時卻稱其為“全國最好”。
  水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大事。人們可能因為有房而不必為高房價而煩惱,因為有車而不必為孩子得擠“黑校車”而無奈,因為“有關係”而不必為找工作、買車票、做手術而犯愁,但幾乎無人能繞過“水安全”,一天都不行。
  水的好壞——以及天空是否晴朗、空氣是否純凈——最直接地關係民生,最廣泛地凝聚民意,又能最迅速地激起民怨。從四川什邡到江蘇啟東,再到浙江鎮海,多起環境群體性事件已經發出了警示。
  水非小事。政府、企業等相關方面應該拿出更大的誠意和智慧處理每一次“水危機”。
  長治官員就苯胺泄漏事故未及時上報而道歉,不能僅將失職以“對污染事故嚴重性認識不足”而輕描淡寫,讓人們對類似事件是否還會發生仍心存疑慮。北京官員也不能一口咬住“全國水質最好”,而全然不顧及民眾是否理解和接受。
  老子在《道德經》中如此描述水的善性:水“與善仁”,待人真誠,有愛無私;水“言善性”,如潮水般準確有信;水“政善治”,善於組織國家,調理政事。這都值得今人學習和借鑒。
  民眾對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美麗中國”的廣泛認同與迫切嚮往也必將對各地政府如何處理類似危機提出更高的要求。
  水“至柔至堅”。慎重處理每一次“水危機”將會順民心,得民意。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進一步説明調查結果才能度過“水危機” 2012-05-11
北京舍本鼓勵使用再生水 緩解水危機 2011-05-17
緩解水危機北京仍需靠自己 2010-12-28
水危機與“幹廁所” 2010-12-14
“後三峽”時代 “枯水危機”逼近洞庭湖 2009-11-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