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壟斷行為還應加大處罰
2013-01-08   作者:魏文彪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魏文彪

  政府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首張罰單——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産商,因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人民幣。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金額最高的一張價格違法罰單。
  儘管此次國家發改委對韓國三星、LG等六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産商經濟制裁3.53億元人民幣,創了中國處罰價格壟斷行為力度的最高紀錄,但是相比於國外一些國家與地區對這些企業的處罰來説,力度依然不夠“給力”。據報道,針對同一違法事實,美國對這六家企業合計判處罰金12.15億美元,還對3家企業的9名高管追究了刑責;歐盟對涉案企業判處的罰款總額為6.48億歐元;韓國判處的罰金總額為1940億韓元。而以三星為例,僅2012年第三季度,其總營收就達到475億美元,總利潤為74億美元。所以,正如有網友所&&的,罰3.53億元人民幣對於這些企業來説是“九牛一毛”,難以發揮大的警戒作用。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在反價格壟斷執法上也還一定程度地存在對國企壟斷行為過於“仁慈”的現象。如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2011年曾因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遭到國家發改委調查,面臨數十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單,但是最終因為兩家企業承諾整改,下調寬帶資費水平而免於處罰。對相關國企壟斷行為免於處罰,一則有損於反壟斷執法的嚴肅性,同時也不利於通過重罰警示相關國企與其他國企徹底擯棄價格壟斷行為,更好地維護下游企業與消費者的利益。
  其實,不單是電信行業,當前國內銀行、石油、水電煤等行業都較為普遍地存在各類壟斷行為。而且這些行業由於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所以其壟斷行為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也更為直接與更大,同時其通過實施壟斷行為所能攫取的利益也更大。正因如此,人們期待有關執法部門不但要對境外企業與民營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重罰,同時也要加大對國企壟斷行為的查處力度,通過對國企壟斷行為實施重罰,促使其摒棄各類壟斷行為,在更大程度上維護市場競爭,使消費者利益得到更為切實的維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3.53億罰單釋放維護市場秩序信號 2013-01-07
我國反壟斷須常態化、長期化 2013-01-07
中國開壟斷罰單不能遺漏也不宜過苛 2013-01-07
三星等6企業受鉅額罰款 專家:反壟斷要“打老虎” 2013-01-05
發改委:我對六家液晶面板企業壟斷處罰比歐美要輕的多 2013-01-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