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與調結構仍是兩難
2013-01-08   作者:夏斌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夏斌

  總體上説,2013年的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要有心理準備,中國經濟2012年遇到的困難,在2013年起碼是在2013年的上半年仍會存在。中國經濟仍處於“穩增長”和“調結構”的糾結之中。
  從出口看,全球經濟繼續低迷,出口存在很大的壓力。儘管政府在“穩出口”上採取了各種措施,但全球創新型增長需要一個過程,百年一遇大危機後的各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萎縮的全球需求重新振興,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因此對2013年的出口仍不應抱有過高的期待。
  從投資看,過去政府主導的高投資模式已不可持續。因為政府財力畢竟有限,地方融資平台風險已經存在且尚未解決。特別是經濟增速下來之後,財政收入狀況更加困難。“新非公36條”的實質性落實及由此帶來的民間投資潮並未出現令人刮目相看的變化。
  從消費看,收入分配的改革方案還沒有&&。即使&&,在中國出口大量減少的環境下,僅想通過收入分配的改革,來提高消費,從而穩定高增長,這是不可能的。經濟層面應期盼什麼?不應是期盼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經濟速度的大反彈,而應企盼持續、徹底意義上的結構調整和深刻的政治與經濟改革。
  不過,從純經濟理論邏輯分析,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存在四大機遇:
  第一,高儲蓄率。縱觀歷史,一國的經濟起飛,往往都與高儲蓄相&&。相關數據研究表明,儘管中國人口正趨老齡化,但未來10年、20年,在大國經濟體中,中國仍能保持相對較高的儲蓄率。這意味着,中國未來發展仍有充裕的資金實力,以支撐經濟的增長。
  第二,我國城鎮化、工業化仍在過程之中。欠缺的服務行業、産業的轉移過程,孕育着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既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足表現,同時也意味着未來存在較快發展的空間。
  第三,全球化趨勢不會中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憑藉“人口紅利”因素,通過逐步參與全球化,從中得到了充分的收益。雖然危機後世界上對全球化有各種反對的聲音,但這畢竟是支流。迄今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政治、經濟格局未發生顛覆性變化,全球化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趨勢不會逆轉。因此只要這一趨勢不變,發展中的中國仍能繼續享受其中的收益。
  第四,改革的紅利。有效的制度改革與安排,能對經濟主體提供可靠的利益保護,協調利益衝突,維護公正的市場秩序,能給經濟發展以正激勵,這是中國經濟得以長期增長的基礎。過去的30多年,正是漸進的制度改革,使我國能較好地適應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一定的制度基礎。但是從目前看,這一系列制度仍帶有過渡的、轉軌的特徵。只要進一步改進現有的制度與機制,效率還能得到明顯提高,還能支持經濟快速的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擴大信息消費 明年將實施激勵政策 2012-12-28
經濟結構調整釋放中長期增長潛力 2012-12-21
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令人振奮效果 2012-12-03
經濟“乍暖還寒” 穩增長還需保持政策熱度 2012-11-29
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向暖 企穩已無懸念 2012-11-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