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鬆難有效對衝債務
2013-01-07   作者:張茉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張茉楠

  面對債務持續飆升的局面,發達國家央行相繼展開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競賽,不斷地挑戰貨幣政策底線。然而,“貨幣加杠桿”難以根本解決“債務去杠桿”,貨幣政策逐步失效可能是最令人尷尬和感到困惑的事情。
  全球“流動性過剩”與“信貸緊縮”和“美元融資缺口”並存。目前全球央行的資産規模約為18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30%,是十年前的兩倍。但全球流動性相對過剩,卻改變不了仍處於“去杠桿化”、“去債務化”長周期的事實。2011年底全球銀行體系內流動性枯竭、信貸凍結的情況在2012年以來已有較大改善,3月期Libor-OIS息差有所回落,但美元融資缺口依然巨大。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計算,因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減速推高了美元避險需求。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對美元需求創1999年以來最高,全球銀行業和企業存在2萬億美元的缺口,為2008年4000億美元的5倍,全球金融體系普遍存在信貸緊縮壓力,QE3、QE4之後緊張壓力出現了緩解。
  各國央行在扮演“最後貸款人”方面已經竭盡所能。自從德拉吉上任後,歐洲央行就拋棄了一貫堅持的“貨幣中立”,經過兩輪LTRO(長期再融資操作)後,歐洲中央銀行的資産負債表總規模達到了3.2萬億歐元,但為何歐洲經濟依然難以擺脫衰退邊緣?從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看,原因很簡單:LTRO的貸款利息是1%,歐洲央行的隔夜存款利息是0.25%,銀行寧可虧錢存歐洲央行,也不願意放貸。銀行更傾向於儲備資金以應付鉅額債務到期,或是直接回購即將到期的銀行債券,而不會大規模用從LTRO獲得的資金介入資本市場或是放貸給實體經濟。
  本質而言,LTRO只是一個資産抵押換取流動性的過程,相當於逆回購,並未能將其持有的不良資産剝離資産負債表,而銀行杠桿率維持在高位,去杠桿和補充資本充足率仍是必須要進行的操作。可見,通過債務貨幣化依然難以根本解決歐洲債務危機。
  美國情況同樣如此。美聯儲新推開放式QE4,寄希望於挽救即將受到“財政懸崖”衝擊的美國經濟,並將推動抵押貸款市場和房地産市場復蘇,但對比前三輪量化寬鬆,每輪量化寬鬆的政策效用已經在遞減,更重要的是量化寬鬆應對“財政懸崖”基本無效。
  事實上,“財政懸崖”的本質是美國債務的“去杠桿化”。“財政懸崖”所蘊含的新開支計劃和減稅措施到期而導致巨大財政缺口。“財政懸崖”涉及的稅收減少和支出增加項目合計約6770億美元,大約佔到2012年美國財政赤字的60%以上,預計佔到美國2013年GDP的4.4%。這意味着制約美國經濟復蘇的主要矛盾已經由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期私人部門的去杠桿化轉變為政府部門的去杠桿化。預計“財政懸崖”自動觸發的可能性並不大,但財政支出對經濟的負向拖累仍難以靠貨幣寬鬆加碼實現“對衝”。2013年,當“財政懸崖”由不確定性變為確定性的時候,我們也許會看到“財政懸崖”將會通過跨期成本分攤的形式持續影響美國經濟。
  在資産負債表式衰退情況下,政策刺激只是“緩兵之計”,很難徹底逆轉債務危機所帶來的巨大阻力。截至目前,發達經濟體國家政府債務融資升至10.4萬億美元,其中短期債務佔經合組織成員國總發債比例的44%,這使得發達國家越來越形成對債務融資的高度依賴。然而,越是融資困難越量化寬鬆,不斷升高的政策成本和負面溢出效應將是一個斬不斷的風險鏈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日一再量化寬鬆觸動國際金融神經 2012-12-28
日本無限量寬鬆的政治風險 2012-12-26
全球通脹將由下降趨勢轉為上升通道 2012-12-26
看清未來全球金融三大趨勢 2012-12-20
QE是魔力消失的仙女棒 2012-12-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