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製造樓市恐慌氛圍
2012-12-31   作者:陳志龍(資深媒體人)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歲末時節,房地産市場又籠罩在一片喧囂聲中。廣州、深圳新樓開盤“通宵排隊”購房,有樓盤開盤立漲5000元; 南京、上海等地“地王”再現;北京二手房加價70萬元銷售;流言助推樓市價格漲落,有癲狂的學者甚至囈語,“北京房價25年後購買1平方米需要80萬元,南京也要60萬元一平方米”,唯恐房價不漲而肆意“煽風點火”的輿論,躁動不安的市場,糾結焦慮的購房者,構成了2012年歲末樓市獨特而怪異的表情。
  所有信息似乎都在助推房價上漲的預期,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民眾的擔憂,甚至引發恐慌,連山裏的農民都拽着李克強副總理,擔心地問,房價還會這樣漲下去嗎?
  市場真的如此火熱嗎?新華社記者在北京調查後發現,某二手房一夜提價70萬元的消息是假新聞。記者在廣東探訪眾多樓市回暖傳言後發現,在房地産交易放量、價格微漲的背後,有不少推手放大局部的脈衝行情,製造“恐慌”氛圍擾亂市場預期。開發商策劃組織包括工作人員在內的“兩三百人”排隊,被肆意渲染成 “千人排隊”,並配以大幅照片和文字説明。一些媒體跟風炒作,以此渲染樓市緊張空氣,配合開發商的“飢餓營銷”。
  而多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卻明確&&,“別聽他們的忽悠,他們説的比唱的好聽,房子沒他們説的那麼好賣。”不僅現房不好賣,銀行、信託機構對以房産作為抵押的融資申請,按市價打三折都不願接,而與此同時,銀行抵債房的處置量越來越大,一些都市類報紙的房産拍賣公告都是整版在推,這些都是房地産公司資金鏈出問題,難以贖回的房子。最大規模的一起地産拍賣,當數中信信託對青島舒斯貝爾收益權信託的抵押物拍賣。山東省高院的公告顯示,將於1月份拍賣的該宗房地産信託,涉及標的物的底價為7.89億元。這並非孤例,此前還有中融、平安等房地産信託項目集中出險,大批抵押品進入拍賣程序。而上周五,炒房一度最兇悍的溫州,鰲江泰宇花苑的老闆卷4億元預售款跑路,幾百名業主聚在資金託管行建行溫州平陽支行門口討説法,房地産的風險已開始向金融體系傳導。
  市場並不具備量價齊升大幅反彈的條件。而利益相關的群體則試圖抓住每一個有利時機,刻意渲染緊張空氣,製造恐慌,引人入局,他們好趁亂大逃亡。而每一次,專家和媒體都扮演了不光彩的抬轎子和吹喇叭的角色。
  毋庸諱言,中國樓市的流金歲月中,地産商和給點紅包就滿嘴跑火車的商用學者,靠地産廣告謀生的媒體,已結成利益共同體,他們“永遠看漲”的“中國好聲音”的背後,是強大的利益紐帶。其最大特點是時刻不忘與政策博弈,永遠唱漲聲響起來的同一首歌。
  古語雲,三人成虎,房地産調控與反調控的博弈貫穿了調控的全過程,政策的搖擺、投鼠忌器、首鼠兩端的背後,是房地産輿論環境的空前混沌和迷亂,有些始終“站在公眾利益對立面”的專家和媒體干擾決策,誤導公眾。如任其無所顧忌地張目,不僅政策的公信力和權威受損,政府失信於民,持續數載的房地産調控恐將面臨功虧一簣的尷尬。2013年的房地産市場將在深度博弈和政策加碼中迎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反腐力度加大倒逼更多的“房叔房嫂”賣房,物業稅擴圍引發放盤的決堤效應。一方面是天文數字般的去庫存周期,另一方面是大量類似股市大小非的低價籌碼隨時殺出,迷茫混沌的年代,也將是真相畢現的年代,所有的胡論瞎侃和醜陋都會現形,我們且等着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樓市“翹尾” 新房上演絕地反彈 2012-12-28
搭城鎮化順風車 樓市能否再現神話 2012-12-28
“地王”頻出或致樓市調控繼續收緊 2012-12-28
城鎮化給樓市帶來想象空間 謹防樓市神話再現 2012-12-28
房産稅或成樓市調控新利器 2012-12-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