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産品風險並非自查能解決
2012-12-28   作者:易憲容(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易憲容

  最近,國內銀行代銷理財産品兌付危機頻發。新華社近日報道,針對這種情況,銀監會上個星期下發緊急通知,眾多銀行已從上到下開始自查。
  有人認為,當前國內銀行代銷理財産品的風險,在於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所導致,因此只要監管部門開始嚴查,其風險與危機就很容易控制。筆者認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其實,近年來國內銀行理財産品盛行,是由於在當前嚴格的金融管制下,金融抑制十分嚴重,因此,金融市場當事人就會千方百計地來突破這種管制,在正規的金融市場之外及接合部生發出一些新金融行為。由於不在現有監管規則內,對新的金融市場行為來説,只能是永遠不斷完善現有的法律制度及監管事後補救。
  理財産品問題頻發,一是由於這些銀行理財投資品設計得十分複雜,投資者的信息不足、知識不夠,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二是這些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與風險承諾是不確定的,由於這些承諾多是口頭而沒有書面擔保,這就使得這種承諾是不可履行的。
  三是這些銀行理財産品的項目投資在期限上不相匹配,甚至於可能進入一些高風險的項目。比如大量進入住房市場。
  因此,當前國內銀行理財産品的風險,既有金融管制的問題,也有投資者本性與知識問題,更有這些金融産品本身的脆弱性及現實市場內在需求問題等。鋻於此,對於目前國內銀行理財産品面臨的巨大風險,並非一次檢查、制定一條法令就可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對當前國內金融體系進行一系列改革才能把握到核心與要害,並由此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理財産品你到底是什麼? 2012-12-27
理財品、黃金成年終獎投資好歸宿 2012-12-25
各類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年末飆升 2012-12-19
另類理財噱頭足 門票變身理財品 2012-12-19
11月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環比增三成 2012-12-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