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步入“負債式增長”
2012-12-28   作者:李迅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之後,中國推出了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致使地方政府的債務水平大幅上升。今年1至10月,僅地方融資平台發債規模已近6000億元,超出去年全年1500多億,這表明政府債務水平仍在快速上升。不管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如何轉型,越來越依賴負債來獲得增長似乎已成定局。
  目前人們普遍看好城鎮化對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的確,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為主題的城鎮化,一定可以拉動消費和投資,但前提是政府必須大量舉債。如今的城鎮化與過去30年的城鎮化之間的區別在於,如今的城鎮化以提高生活質量、縮小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收入差距為目的,是“燒錢”的城鎮化;過去的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結果,大量農村廉價勞動力涌入城市,在給企業創造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增加了政府收入,是“來錢”的城鎮化;過去的城鎮化讓農民成為城市貧民,如今的城鎮化是為了還“欠賬”。因此,今後城鎮化推進的力度,將更多地取決於各個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能力。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隨着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增速的下滑,今後財政支出的增速將遠大於財政收入的增速,這一缺口將需要規模越來越大的舉債來填補。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企業債發行總額達5713.53億元,同比增速達191.9%,發行主體以地方城投公司、地方國有資産投資經營公司等為主。舉債規模幾乎翻倍增長,這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應對到期債務的償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新增政府投資項目融資。今後政府在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方面需要投入的資金將逐年增加。
  拉美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普遍實施“赤字財政─負債增長”戰略,從而輕鬆地避開了當時的世界經濟衰退。但也正是赤字財政導致了拉美國家普遍陷入債務危機,使這一地區1981年至1990年的經濟年均增長率僅為1.0%,人均年增長率為-1.0%,即步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今後無疑也會實施赤字財政政策,這也是無奈之舉。但與拉美國家相比,中國具有它們所不具備的特點或優勢。
  一是中國今後的債務增長,類似於日本模式,即內債佔絕對高的比重,且中國又是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故受外部衝擊會比較小,發生危機的概率較低;二是中國過去30多年已經建立起比較好的工業基礎,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出口額全球第一,這是拉美國家的進口替代模式不能比擬的,後者在過去曾出現連年貿易逆差和鉅額外債,最終引發金融危機;三是中國政府的資産負債表質量遠高於拉美,僅就國有企業的規模而言,政府所享受的“股東權益”就超過15萬億(2008年數據),這還不包括土地、礦産、森林等國有資源;四是中國人的勤奮度幾乎是全球第一,這對於勞動生産率的提升至關重要,今後中國在産業轉型的過程中,勞動生産率的提升空間依然存在,而拉美國家則在過去的産業轉型中,出現了勞動生産率的下降。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走上負債式增長之路是必然選擇,但無需過度擔憂。當然,如何提高投入産出比,是選擇發展戰略、模式和路徑的核心考核指標。對國家而言,就是要實現規模經濟;對企業而言,就是要提高勞動生産率;對服務民生而言,就是要讓公共服務産品的效用最大化。而要實現這樣一种經濟轉型,前提是政府職能也要轉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矚望中國經濟下一個“黃金十年” 2012-12-25
滙豐中國:預計明年A股漲幅超20% 2012-12-25
開啟中國經濟新征程 2012-12-24
美證交會指控美禮來制藥公司海外行賄 涉及中國 2012-12-21
追求實實在在的增長 中國經濟將更注重質量和效益 2012-12-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