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刻不容緩
2012-12-25   作者:張庭賓(中華元智庫創辦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美國經濟正向着競爭力再造穩步前進,而中國結構調整已刻不容緩。這一美中之間的競爭態勢逆轉在2012年終歲末更顯清晰。
  過去一週之內,美國經濟迎來了四個數據利好:一、美國三季度GDP增速為3.1%,高於市場預期的2.7%,也高於二季度的2.8%;二、12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上漲至8.1,遠高於-3.0的市場預期,創下今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指數高於“零”意味着當地製造業活動處於擴張中;三、NAR報告表明,11月美國成屋銷售增長5.9%,創2009年11月以來最高。其成屋銷售中位數價格為18.06萬美元,高於去年同期16.4萬美元的水平,即高價房屋佔總銷售的比例在增大;四、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為36.1萬人。受此衝擊,倫敦金一度大跌至1635.5美元。
  儘管美國經濟復蘇向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然而此前的12日,美聯儲宣布推出QE4,將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綜合此前QE3的400億美元購買規模,在2013年的一段時期之內,美聯儲每月購買國債資産的總額將高達850億美元。美聯儲還&&,將維持0~0.25%的低利率不變,直到失業率下降至6.5%。這進一步強化了再造美國中長期競爭力的決心。
  這些最新數據和市場信號已經不容忽視——美國經濟競爭力再造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並且在繼續鞏固,即美國在全球經濟競爭力的競賽中,已擺脫了對中國和歐洲的被動局面,開始重掌主動權。
  4年前,美國遭遇了金融危機的重創,奧巴馬政府上&後,開始了美國金融、經濟修復和再造的過程,在筆者看來已經進行了三個階段:一是金融體系修復階段,2009年3月初推出QE1,至2010年3月底,基本穩定了金融機構體系,其間標普指數累計上漲37.14%;二是穩定貨幣體系階段,極大壓低國債利率為經濟復蘇創造條件,至2012年6月,標普指數續漲29.8%;三是鞏固再造中長期競爭力,QE3和QE4的推出,是為美國“再工業化”創造更長時間穩定的低資金成本預期,以支持美國經濟由前兩個階段的貨幣效應的“偽復蘇”轉化為製造與消費的“真復蘇”。
  我們看到,美國在過去4年中競爭力得以初步再造成功與中國承受了美國拯救的巨大成本有關:1.在美元貶值以再造工業的需求下,人民幣不斷升值,這讓中國製造成本不斷增加,而美國製造業競爭力大大提高,為原來美國在華高端製造業正在或未來回流創造了條件;2.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最高規模達1.28萬億美元,購買的各種美元資産不低於2萬億美元,這大幅壓低了美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為美國企業再造競爭力創造了極低利率環境;3.由於人民幣升值,美元極低利率,大量國際熱錢涌入中國,中國央行被迫用央票和存款準備金加以回收,而這要支付鉅額利息;國際熱錢大肆炒作中國房地産,大大推高了中國土地價格,進而推高勞動力等成本,使中國製造企業成本壓力大增……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國經濟不斷由虛轉實的過程中,中國經濟正不斷地由實轉虛。
  2008年三季度,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其實正迎來經濟結構調整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當時4萬億元的救市計劃,能用到建立養老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體系、扶持高科技環保循環經濟,用到農業基礎建設,即以經濟結構調整為目標,全面鞏固和提升中國製造競爭力上,那當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遺憾的是,4萬億元投資大規模投入了鐵路、公路和基建中,堆起了2010年的房地産泡沫。房地産泡沫極大地推高了中國製造的成本,加上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迅速化為烏有,利潤迅速下滑;同時,房地産泡沫極大地消耗了居民的財富積累,並透支了購房者未來的勞動收入,對未來消費可謂是釜底抽薪。
  時至今日,美國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的資産負債表都在不斷修復中,開始向好的方向轉化,至少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已經遠遠好於2008年底;與此同時,中國無論是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資産負債表都遠較2008年惡劣。
  時至今日,中國是否該猛醒過來,抓住美國仍需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鞏固其中長期競爭力的寶貴時間,果斷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避免房地産泡沫再度捲土重來,還是將房地産泡沫進行到底,繼續抽空中國經濟的內在競爭力呢?這應該是一個不難做出的抉擇。
  中國現在需要極力避免的最壞情況是,當我們為了短期的穩增長,繼續過去的路徑依賴,仍然回避真正的問題,進一步消耗着時間和資源,那麼,我們所要面對的,將是2014~2015年中國經濟更為痛苦的大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結構正朝預期方向轉變 2012-11-03
網民議中國經濟結構再平衡 2012-03-05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緊迫性正加強 2011-11-02
中國經濟結構真的失衡了嗎? 2011-04-20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未現根本性突破 2011-01-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